急诊急救流程
1.心肺复苏术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3.電击除颤操作流程
4.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5.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6.心包填塞急救程序
7.呼吸困难急救程序
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程序
9.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10.哮喘治疗急救程序
11.咯血急救程序
12.自发性气胸急救程序
13.休克急救程序
14.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15.DIC急救程序
16.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7.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8.肝性脑病急救程序
19.水、電解质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0.酸碱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程序
2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23.高热急救程序
24.昏迷的急救程序
25.抽搐急救程序
26.脑疝急救程序
27.急性脑血管病急救程序
28.高血压急症急救程序
29.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30.产後出血急救程序
31.子痫急救程序
32.产科感染诊治规程
33.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34.多发伤复合伤急救程序
35.脊柱和脊椎交通伤急救程序
36.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1.心肺复苏术
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急救車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器、電筒、纱布及弯盘、简易呼吸器,记录單
评估与判断
发既有人倒地:
1、判断周围环境安全;2、轻拍患者的双肩部同步大声呼喊患者;3、触摸颈動脉同步判断呼吸5-10s;4、启動EMSS,记住急救時间。
放置体位
去枕平卧,放置复苏板上,解開患者上衣,松裤口
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于胸骨正中两乳頭连线中點,两手重叠,双臂肘关节伸直,按压胸廓下陷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持续按压30次。要使胸壁充足的复位
開放气道
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采用抬颌法或托下颌法。
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部,右手撑口,安静吸气後口對口吹气2次,每次不小于1秒,通气量為400-600ml。
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送气為400-500ml(單手),频率為10次/分
有效指征判断
在5個循环之後评估
扪及颈動脉搏動恢复
面色、口唇、甲床恢复紅润
出現自主呼吸
瞳孔對光反射出現,等大等圆
安顿患者
撤去复苏板,用枕,舒适体位,保暖
健康教育
洗手
记录
告知患者病情,并在监护中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及心理护理
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時,以胸廓抬起為效。2.胸外心脏按压時,保证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每次按压後让胸廓有充足的回弹,不超過5s。
3.胸外心脏按压時,操作者的肩、肘、手腕在同一条直线上,手掌根部不离開患者的胸壁
素质规定:衣帽整洁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评估ABC(即气道、呼吸、循环)、生命体征及意识,保证气道畅通,問询病史及体检
评估ABC(即气道、呼吸、循环)、生命体征及意识,保证气道畅通,問询病史及体检
1、吸氧;2、描记12导联EKG(心電图)和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電图、SpO2检测、BP监护仪、HR等,备除颤器。3、建立静脉通道。4、查血气、電解质、心肌酶等。
基本急救措施
紧急处理心律失常
Ⅱ~Ⅲ度AVB(房室传导阻滞)
房颤、房扑
室上速
室速有脉
室颤
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安顿心脏临時起搏器
转律
減慢心室律
奎尼丁、胺碘酮、异搏定或電复律
洋地黄(预激者禁用)、维拉帕米或β-阻滞剂
维拉帕米、洋地黄(非预激者)、升压、電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器克制室速
一般型
尖端扭转型
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静注);洋地黄中毒時,用苯妥英钠(静注)
硫酸镁、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電除颤
加强监护,营养心肌药物,纠治低钾、低镁血症,支持疗法并纠正水、酸碱失衡
室速無脉
3.電击除颤操作流程
确认室扑、室颤或者室速(無脉搏)
确认室扑、室颤或者室速(無脉搏)
病人准备:移開原监护导线,连接除颤仪导线,留有電击板除颤位置
接通電源,打開除颤仪,选择模式:非同步
電击板上涂导電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
选择能量:單向電流除颤仪成人选择360J,双向電流除颤仪成人选择200J
将電击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按下充電键,等待监视屏显示電律器充電到达所需值
嘱周围急救人员离開病床及病人
電击板紧贴皮肤并施加10~12kg重的压力,
确认電击板上指示灯呈绿色,双手同步放電
一次除颤後立即胸外心脏按压5個周期(约
2分钟),评估循环﹤10秒,假如仍為室颤
或室速予以第二次電击,能量同前
4、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体位
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床旁;
給氧及消泡:鼻导管或面罩加压。給氧2~6L/min,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