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医技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75.1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7.31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医技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下列可用来作为O157:H7鉴别培养基的是

A、SS培养基

B、麦康凯培养基

C、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

D、中国蓝培养基

E、TCBS

参考答案:C

2.关于空肠弯曲菌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形态细长

B、微需氧,需在5%O、10%CO和85%N中生长

C、营养要求高

D、生化反应不活泼,氧化酶阳性

E、抵抗力较弱

参考答案:A

3.一女性牧民,3个月前曾给羊接生。近2月反复发热。每次发热持续约2周,间隔3~5天再次发热。发热期间伴肌肉疼痛和大关节游走性疼痛,热退时大汗淋漓。体检见各关节无明显红肿,肝脾均可触及,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该牧民最可能患的病是()

A、登革热

B、流行性出血热

C、斑疹伤寒

D、波浪热

E、Q热

参考答案:D

4.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核酸、包膜

B、衣壳、包膜

C、核酸、包膜和刺突

D、衣壳和核酸

E、核衣壳和包膜

参考答案:D

5.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

A、吉姆萨染色法

B、抗酸染色

C、革兰染色

D、镀银染色法

E、墨汁染色法

参考答案:B

6.缺陷病毒的产生是由于()

A、基因的缺陷

B、包膜的缺陷

C、衣壳的缺陷

D、复制酶的缺陷

E、刺突的缺陷

参考答案:A

7.立克次体感染可引起()

A、梅毒

B、沙眼

C、莱姆病

D、恙虫病

E、伤寒

参考答案:D

8.急性阿米巴痢疾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

A、直接涂片法

B、饱和盐水浮聚法

C、透明胶纸法

D、厚、薄血膜涂片法

E、碘液染色法

参考答案:A

9.关于宋内志贺菌,叙述正确的是

A、快速发酵乳糖

B、为B群

C、包括10型

D、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E、为A群

参考答案:D

10.对病毒体最准确的叙述是()

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参考答案:E

11.百日咳杆菌的分离与培养应采用()

A、EMB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鲍金(B-G)培养基

D、SS培养基

E、吕氏血清培养基

参考答案:C

12.检查疟原虫及丝虫时,常用哪类标本()

A、血液

B、大便

C、尿液

D、骨髓

E、都可以

参考答案:A

13.5岁患儿,发热,咽痛,咳嗽5天,急诊入院,免疫接种史不详。查体:咽后壁、腭弓和悬雍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用灭菌棉拭子不易擦掉,可初步诊断为

A、白喉

B、急性咽炎

C、病毒性咽炎

D、扁桃腺炎

E、支气管炎

参考答案:A

14.均为革兰阳性杆菌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B、结核分枝杆菌、鼠疫耶尔森菌、蜡样芽胞杆菌

C、产气荚膜梭菌、幽门螺杆菌、白喉棒状杆菌

D、蜡样芽胞杆菌、产气肠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红斑丹毒丝菌、蜡样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参考答案:A

15.下列适合做厌氧菌培养的标本有

A、鼻咽拭子

B、齿龈拭子

C、痰和气管抽取物

D、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

E、深部脓肿

参考答案:E

16.CAMP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A群链球菌

B、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C群链球菌

D、肠球菌

E、肺炎链球菌

参考答案:B

17.不宜冷藏的细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百日咳鲍特菌

D、牛布鲁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B

18.因手术不当引起腹膜炎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痢疾杆菌

C、伤寒沙门菌

D、肠炎沙门菌

E、链球菌

参考答案:A

19.MBC是指

A、最小抑菌浓度

B、最小杀菌浓度

C、血清抑菌浓度

D、血清杀菌浓度

E、最大杀菌浓度

参考答案:B

20.可用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参考答案:B

21.关于孢子丝菌叙述错误的是

A、孢子丝菌为腐生真菌

B、可形成孢子丝菌下疳

C、感染孢子丝菌多由于接触带菌的花草和荆棘感染

D、病变多见于面部

E、部分感染者可以自限孢子丝菌感染

参考答案:D

22.下列关于钩体的叙述中,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