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原则;静脉输血的目的及适应症;血液制品种类
;血浆;血液保留温度和保留期;血液保留温度和保留期;采血注意事项;3.两名护士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查对患者及其床头牌、手腕带,再次查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标签,并问询病人既往有无输血史。
4.采集血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防止血液稀释、药物影响引起血型鉴定和配血错误。
5.采集结束后,双人应再次查对病人、输血申请单、试管标签信息,确认无误后,派专人将取血标本及时送血库。;*;*;*;*;*;取血;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从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状况
;输血中的注意事项;
三查八对
;*;*;*;;*;合理控制速度;*;*;*;*;*;*;*;*;*;*;个别临床医生为了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在输血前向血袋中加入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类药物,致使部分患者输血后产生寒战、发热、心悸、胸痛、腰背痛等一系列临床反应。有文献报道,对50袋加入此药的新鲜全血,观测了加药前后的溶血状况,成果如下:;加入氢化可的松的38袋全血,加药前均无溶血,加药后所有发生溶血。其中轻度为7.9%,中度为42.l%,重度为50.0%。
加入地塞米松的l2袋全血,加药前均无溶血,加药后有7袋发生溶血,为58.3%。
上述成果表明,不应在血液中加入激素类药物。假如加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输血反应则应单独给药,不应加入血液中。;输血患者的监测;输血时要注意观测:
新出现的症状及其与原发病的关系,注意观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测并记录尿液的量、色及性质,以及伴随症状,观测皮肤的温度、湿度、颜色,有无瘙痒、荨麻疹,有无眼、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亲密观测患者出和贫血纠正的状况。有异常发现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络,及时采用对应的处理措施。;;*;*;*;*;*;*;输血的不良反应;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大量输血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