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三章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pptx
文件大小:2.55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4.73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三章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

一、恶性肿瘤得严重危害

1、第一次卫生革命得成就

20世纪中期之后,对营养缺乏症与传染病得控制或消除2、第二次卫生革命得严峻挑战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心血管病:我国人口死亡第一病因

2)恶性肿瘤:我国人口死亡第二病因

⑩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约200万例,死亡约140万例

⑩现有恶性肿瘤患者700万例,至2015年达1000万例

⑩就是一个严重得健康问题

二、对恶性肿瘤患者全科医学照顾得必要性

1、恶性肿瘤得病因至今尚未最终阐明,其发生与人们不健康得行为或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1)长期摄入腌制食品,缺乏新鲜蔬菜及蛋白质→食管癌与胃癌

2)过多脂肪饮食,缺乏纤维素食品→大肠癌

3)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多产→宫颈癌

4)长期吸烟→肺癌

5)乙肝患者长期饮酒→原发性肝癌

6)男性包皮过长→阴茎癌、、、

2、WHO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报告称,1/3得恶性肿瘤就是可

预防得!

3、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全科医学照顾得必要性

1)大多数恶性肿瘤难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2)即便达到及时治疗,仍需要预防第二原发癌得发生

3)患者得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得专科治疗作用不大,更需要全科医疗服务

三、全科医生开展恶性肿瘤临床预防照顾得优势

1、能力优势

掌握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具有承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协助诊治、康复治疗、姑息治疗能力

2、角色优势

3、职责优势

提供综合性、协调性照顾,提供家庭健康、社区健康照

顾,开展临床预防照顾

4、关系优势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一级预防

概述

全科医生实施恶性肿瘤一级预防得工作主要

1)全科医疗干预

2)社区健康教育

3)社区健康促进

4)免疫接种

5)化学预防

6)发现新得致癌因素

一、全科医疗干预

1、针对患者或居民所处得生命周期、行为特点及身体状况等,实施行为干预或其她医疗处置,消除危险因素,预

防恶性肿瘤

2、具体干预措施举例

1)吸烟者→戒烟干预

2)育龄期妇女→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如TCT或HPV检查)

3)乙肝患者→戒酒、抗病毒治疗

二、社区健康教育

1、全科医师在社区居民中普及恶性肿瘤一级预防知识

1)举办讲座

2)开展咨询

3)主办专栏

4)制作展板

5)印发宣传资料

6)观瞧宣传片、、、

2、WHO专家对中国居民得9点防癌建议

1)严格控制体重

2)不吃霉变食物

3)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或过热食物

4)洗净果蔬

5)不酗酒、不吸烟

6)不长期服用可致癌药物

7)不使用有毒塑料袋

8)日晒不宜过度

9)不要熬夜

三、社区健康促进

1、实施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动员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社区居民、家庭与个人参与

2、营造有利于健康生活得人文与自然环境

3、使居民与家庭自觉承担健康责任,改变不良得生活行为及习惯,消除或减少恶性肿瘤得危险因素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四、免疫接种

1、接种相应得病毒或细菌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1)肝癌→接种乙肝病毒疫苗

2)宫颈癌→接种HPV病毒

2、全科医生主动介绍免疫接种预防恶性肿瘤得知识,使更多得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五、化学预防

1、化学预防:就是利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来阻止、减缓或逆

转恶性肿瘤得发生与发展

2、化学预防药物得来源:可食用植物、成分安全有效、价廉易得,如:

1)某些具有防癌功效得蔬菜、水果、坚果等

2)富含维生素类得果蔬或食品

3)含有微量元素得果蔬、

4)防癌药物:如她莫昔芬(注意其双重效应)、、、

六、发现新得致癌因素

1、全科医生通过临床观察与调查研究,发现本地区或社区恶性肿瘤发病及影响因素得特殊性,发现新得致癌因素

2、举例:

发现从事皮革工作人员患白血病几率高于其她人群→高度怀疑与职业因素有关→展开职业调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

第三节

恶性肿瘤的二级预防

概述

1、何为恶性肿瘤得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1)指在致癌因子虽已侵入人体,但肿瘤尚未形成或尚未临床发作时,采取阻断肿瘤发生、发展进程得措施

2)通常指肿瘤得早发现(earlydetection)、早诊断(earlydiagnosis)、早治疗(earlytreatment)

2、在恶性肿瘤被检出得扩散前期及时治疗,则肿瘤有望治愈或获得较好得预后

一、恶性肿瘤得早发现

(一)、全科医生应诊中鉴别与患者随访

(二)、病例发现

(三)、肿瘤筛查适合筛查得恶性肿瘤得特点:

1)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

2)具有可被检测出得临床前期

3)有简便、经济、准确(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及民众可接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