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CSCO非小细
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汇报人:xxx
2023-12-11
三
目录
·概述
·诊断方法与技术进展
·治疗策略选择及优化方案
·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探讨
·患者管理和随访体系建设
·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概述
01
肺癌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特性。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
SMOKIN
●肺癌及其分类
0
●
LUNGC
WOF
DA
肺癌分类
发病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非小细胞肺癌的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环境因素、吸烟、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状
非小细胞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00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与现状
制定背景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现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组织专家编写了《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
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建议。
意义
cSCO指南的制定有助于推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个体化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指南内容,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0CSCO指南制定背景及意义
诊断方法与技术进展
02
●临床表现与分期评估
临床表现
包括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分期评估
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评估,包括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的情况。
0
●
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CT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和范围。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作为基础检查方法,有助于发现肺部病变。
X线胸片
CT扫描
PET-CT
00
●00
o
●
断和分期。
ALK融合基因检测
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融合基因进行检测,有助于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EGFR基因突变检
测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有助于指导
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
PD-L1表达检测
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0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
●
治疗策略选择及优化
方案
03
早期NSCLC
1
对于I、Ⅱ期NSCLC,首选手术切除,包括肺叶
切除、全肺切除等。
局部晚期NSCLC
2
对于ⅢA期NSCLC,可选择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后
手术切除;对于ⅢB期和部分IV期患者,可考虑姑息性手术。
3
术式选择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肺功能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术式,如胸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
●00手术切除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
●00
o00放射治疗适应证及操作技巧分享
根治性放疗
适用于因医学原因不能
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
以及局部晚期不可切除
的NSCLC患者。
姑息性放疗
适用于晚期NSCLC患者,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为主要目的。
操作技巧
精确勾画靶区,选择合适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放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疗等。
●●0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价
术前新辅助化疗
适用于部分Ⅱ、ⅢA期NSCLC患者,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辅助化疗
适用于IB期伴有高危因素、Ⅱ-ⅢA期NSCLC患者,以减少复发转移风险。
一线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基因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通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等指标对化疗方案进行评价,并根据患者耐受性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
治疗方法探讨
04
疗效分析
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有显著提升。
EGFR抑制剂
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活性,阻断信号
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代表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ROS1抑制剂
作用于ROS1融合基因,抑制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
而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