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盆股部运动损伤.ppt
文件大小:7.9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6.66千字
文档摘要

【骨折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①头下型:骨折线沿头颈分界处走行,为囊内骨折;②经颈型:骨折线由头颈交界处外上方斜向内下方,通过颈部,或骨折线经过颈中部,为囊内骨折;③基底型:骨折线在股骨颈基底部沿转子间线行走。由于前关节囊附着于转子间线而后关节囊附着较前侧止点高,故骨折前侧为囊内,后侧为囊外,其血液循环障碍少,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较少见。第2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病人有外伤绊倒病史,下肢呈屈曲内收位,伤侧肢体的足呈45度至60度的外旋畸形,患髋有压痛,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患肢缩短,Bryant三角底边缩短,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大转子明显突出,纵轴叩击试验阳性。X线片示骨小梁(指压力束)与骨小梁失去对线关系,伤部疼痛但肿胀轻,髋关节前侧有压痛,大粗隆有叩痛,可出现短缩和外旋畸形,不完全骨折或嵌入骨折时,症状轻微,且部分患者仍可行走,拍摄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对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片未显示者,应在两周后再次拍片,此时若有骨折,因骨折断端骨质吸收,应能清晰看到骨折线,或行CT扫描检查,以免漏诊。第2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疾患,在交通事故中由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是骨科及运动创伤的急症,必须立即复位,延迟24小时后复位会明显增高股骨头坏死率。构成髋关节的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形态上紧密配合,是一种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和强壮的肌群,只有在强大的暴力下才发生脱位,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的损伤亦较严重,且往往其它部位或多发损伤。患者多为青壮年。第2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类1.后脱位当髋关节处屈曲位、外力使大腿极度内收并内旋,造成后脱位,或当髋关节及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时外力作用于膝部沿股骨干向后,或外力作用于骨盆,由后向前,均可使股骨头向后脱位。2.前脱位髋关节前脱位少见,有两种暴力可以引起髋关节前脱位。第一种暴力为交通事故,患者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膝关节屈曲,并顶于前排椅背上,急刹车时膝部受力,股骨头即从髋关节囊前方内下部分薄弱区穿破脱出。3.中心性脱位暴力直接打击在股骨粗隆区发生髋关节。中心脱位,来自侧方的暴力,直接打击在股骨粗隆区,可以使股骨头水平向移动,穿过髋臼内侧壁而进入骨盆腔。第26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股骨头骨骺软骨炎

本病为股骨头骨骺的骨软骨炎,又名为LeggCalvePerthes病、扁平髋等。股骨头骨骺的骨化中心在1岁以后出现,18~19岁骨化融合。在这年龄阶段中均有可能发病,是全身骨软化骨病中发病率较高,且病残也较重者。第27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本病的原因尚不太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慢性损伤是重要因素。外伤使骨骺血管闭塞,从而继发缺血坏死。股骨头骨骺的血供情况,从新生儿到12岁有明显变化,在4~9岁期仅有一条外骺动脉供应骨骺,此时血供最差,即使是较轻外伤也可发生供血障碍。9岁以后圆韧带血管参与股骨头骨骺的血供,故发病率下降。当骺板骨化融合后,干骺端血管进入股骨头内,即不再发生此病。第28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股骨头骨骺发生缺血后,可有以下四个病理发展过程1.缺血期此期软骨下骨细胞由于缺血而坏死,骨化中心停止生长,但骺软骨仍可通过滑液吸收营养而继续发育,因受刺激反可使正常软骨增厚。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多被忽视。2.血供重建期新生血管从周围组织长入坏死骨骺,逐渐形成新骨。4.畸形残存期此期病变静止,畸形固定,随年龄增大最终将发展为髋关节的骨关节病。3.愈合期本病达到一定程度后吸收可自行停止,继之不断骨化,直到纤维肉芽组织全部被新骨所代替。第29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

1.本病好发于3~10岁儿童,男女之比约为6:1,单侧发病较多。2.髋部疼痛,逐渐加重。少数病人可以患肢膝内上方牵涉痛为首诊主诉,此时应注意同侧髋关节检查。随疼痛加重而出现跛形。疼痛和跛形的程度与活动度有明显关系。3.体征跛形,患缓肢肌萎缩,内收肌痉挛。晚期患肢较健侧稍有短缩。Thomas征阳性。患髋外展、后伸、内旋受限较重。4.X线股骨头密度增高,骨骺碎裂、变扁,股骨颈增粗及髋关节脱位等。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导致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运动损伤中是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