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适应性免疫细胞免疫应答.ppt
文件大小:1.28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第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十五章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一.概述:1.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2.免疫应答的类型3.细胞免疫应答(cellimmunity)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第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immunity)成熟B细胞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抗体发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是B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故将此类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5.免疫应答过程:分为识别、增殖分化和效应三个阶段。6.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7.初始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相遇前的成熟T细胞一般被称之为初始T细胞)第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T细胞的抗原识别T细胞的抗原识别:初始??T细胞TCR与APC表面递呈的MHC-肽复合物结合。??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性:CD4+??T细胞识别APC递呈的MHCII-肽复合物;CD8+??T细胞识别APC递呈的MHCI-肽复合物。第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抗原的摄取:APC通过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抗原。其中DC是激活初始T细胞的最重要APC。2.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呈递给CD4+Th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呈递给CD8+T细胞识别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第7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1.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初始T细胞进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T细胞利用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IFA一1、CD2)与APC表面相应配基(ICAM一1、LFA~3)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而短暂的,仅是为T细胞表面TCR提供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的机会。第10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在T细胞与APC的短暂结合过程中,若TCR识别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一MHC复合物后,则T细胞可与APC发生特异性结合,并由CD3分子向胞内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导致LFA一1分子构象改变,并增强其与ICAM的亲和力,从而稳定并延长APC与T细胞间结合的时间(可持续数天),以便有效地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和增殖。APC和T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在细胞与细胞接触部位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称T细胞突触(Tcellsynapse),又被称为免疫突触。T细胞突触:又称为免疫突触,是指成熟T细胞在与APC识别结合的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聚集在富含神经鞘磷脂和胆固醇的“筏”状结构上并相互靠拢成簇,形成细胞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其中心区为TCR和抗原肽-MHC分子,以及T细胞膜辅助分子(如CD4和CD28)和相应配体,周围环形分布着大量的其他细胞黏附分子,如整合素(LFA-1)等。第1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T细胞活化的过程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MHC限制性识别:TCR不仅识别抗原肽,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MHC分子。*抗原识别:双识别:TCR-肽,TCR-MHC共受体:CD4-MHCII,CD8-MHCIAPC与T细胞共刺激分子对的结合:图示TCR的双识别:指T细胞表面的TCR和CD4或CD8分别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中的抗原肽和MHC分子。

第1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双信号要求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三元体+CD4/CD8CD3胞内段ITAM转导信号CD28-B7等黏附分子(促进IL-2合成)CKIL-1(APC)、IL-2(T)等第13页,共25页,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