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的能力,引起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可导致红细胞聚集的发生,继发多发性腔梗。由于UBI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因而可使老年人脑梗塞临床症状改善。基础实验证实UBI疗法可刺激粒细胞增加,同时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也上升,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是肝素内分泌的物质基础,内源性游离肝素增加,可抑制凝血作用和降低血第2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的粘滞性,由于降低了血液的粘滞性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以及改善了RBC的变形性而使血流加快、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4.调节脂蛋白系统:高脂蛋白血症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88年国际脂蛋白(a)[Lp(a)]会议已确定Lp(a)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验证明UBI疗法可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Lp(a),由于第2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UBI疗法可激活脂蛋白酶,使血中的甘油三酯迅速降解,使血脂下降。研究认为Lp(a)可与硫酸软骨素和肝素结合,UBI疗法后血液中的内源性肝素明显增多,增多的肝素可与Lp(a)结合因而使血液中的Lp(a)含量降低,从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5.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和增强红细胞氧合作用:紫外线的高能量光量子被血浆蛋白质吸收后,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提高分子的能量水平,第2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促进人体内红细胞生成加快,体积增大,携氧功能增强,氧合速度也明显增快,紫外线照射血液1分钟,血红蛋白的氧合能力相当于血液在空气中氧合20-30小时,回输后3-5分钟可提高全身血氧饱和度可达最大值为94-98%,30天后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较辐射前水平高60%。紫外线辐射3分钟血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可达原来的192%,血液回输后,静脉血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提高15%,第2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改善病变区域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和血氧供应,使微循环得到改善,有利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恢复。众多的临床研究分别对静脉、动脉血气进行了分析,经紫外线照射充氧后72小时、7天后的氧分压仍有己显著的升高,使病变组织在充分给氧的条件下,减少氧债,加强有氧代谢,促进病变组织的恢复。第2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代谢过程中可产生自由基,体内氧自由基虽不断产生,但也不断被清除,常维持在有利无害的低水平。少量的氧自由基也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如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神经兴奋传导、药物及毒物的生物转化等均需自由基的参与。当体内清除减少或疾病产生自由基过多时,可造成机体的损伤而导致疾病。第2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物体内的自由基除在体内各种代谢性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以外,其它外界因素亦可诱发其产生,如射线照射、电离、高温、紫外光等因素都会使体液中的H2O产生氧自由基,从而使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正态平衡发生紊乱,过量的自由基将以不同反应方式造成机体组织损害。氧自由基可损伤核酸、蛋白质使生物膜发生变化,易加速机体的衰老及引起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第2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紫外线辐照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ltravioletBloodIrridiation,简称UBI或UVB)确切命名应为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是应用血液辐射治疗仪,采用安全系数最大的、价格最便宜的紫外线为光辐射源,用其光量子在体内的光电效应达到临床治疗目的。UBI仅是血液疗法的一种,在临床上常用的还有血浆置换疗法、红细胞交换和清除疗法、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稀释疗法、低强度氦氖及半导体激光辐照血液等多种疗法。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UBI疗法系将病人一定数量的静脉自体血或异体血,经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辐照或充氧后回输给病人的方法,称紫外线辐照充氧自血回输疗法。该疗法于九十年代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特别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预防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法可作为干预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种良好手段。现将国内、外状况回顾如下: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一、回顾1.国外状况:早在1801年J.W.Rittor在可见光谱短端以外发现紫外线,1925年Becher提出有关理论,1928年美国Knott首先应用于临床并以实验方法证明,波长在235.7-365nm范围的紫外线短期照射对红细胞无破坏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