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9.《预防新冠肺炎》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docx
文件大小:18.2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2.69千字
文档摘要

19.《预防新冠肺炎》说课稿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以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预防新冠肺炎》为主题,紧密联系课本内容,从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入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防疫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生物安全、公共卫生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他们对传染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新冠病毒的特性和预防措施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新冠病毒这一热点话题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探究相关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如通过图片、视频等;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和文字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对新冠病毒的复杂传播途径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其预防措施。此外,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可能难以辨别真伪,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模型(口罩、消毒液等)、学生平板或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开展在线讨论和互动。

3.信息化资源: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科普视频、疫情数据图表、防疫措施指南等。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新冠病毒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冠病毒是什么吗?它是如何传播的呢?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3)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病毒的定义、特点,介绍新冠病毒的形态、传播途径等基本概念。

(2)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3)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

介绍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预防措施,强调科学防护的重要性。

(4)新冠病毒与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新冠病毒对生活的影响,如出行、学校教育、公共场合管理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2)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在疫情期间,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案例分析

展示疫情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防疫措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总结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关注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共同抗击疫情。

5.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进展。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个人防疫措施的短文。

(3)提醒学生在疫情期间保持警惕,遵守相关规定,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实时数据统计:提供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治愈和死亡人数的实时更新,帮助学生了解疫情的整体情况。

-疫苗研发进展报道:收集国内外疫苗研发的最新信息,包括疫苗的类型、试验阶段和安全性评估。

-公共卫生知识库:介绍基本的公共卫生概念,如传染病控制、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等。

2.拓展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新冠病毒知识竞赛”,通过问答形式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邀请公共卫生专家或医生进行线上讲座,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护措施。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疾控中心或医院,实地了解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

-设计“我的防疫日记”活动,让学生记录自己在家或学校采取的防疫措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我为防疫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防疫小贴士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疫情动态,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防疫策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的历史、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展“防疫科普小讲师”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向家人和社区普及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