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院感防控与监测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哪项不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高危因素?
A.患者年龄较大
B.机械通气时间长
C.严格执行手卫生
D.使用制酸剂
答案:C
解析:严格执行手卫生是预防VAP的措施,而非高危因素。年龄大、机械通气时间长、使用制酸剂等都增加VAP发生风险。
2.预防VAP时,呼吸机螺纹管更换的频率是:
A.每天更换
B.每周更换1次
C.每2周更换1次
D.螺纹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答案:D
解析:不建议常规更换呼吸机螺纹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即可。
3.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床头应抬高:
A.10°-20°
B.20°-30°
C.30°-45°
D.45°-60°
答案:C
解析: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误吸,降低VAP发生风险。
4.以下哪种方法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A.常规进行气道灌洗
B.频繁吸痰
C.使用封闭式吸痰装置
D.延长气管插管时间
答案:C
解析:封闭式吸痰装置可减少气道与外界接触,降低感染风险。常规气道灌洗、频繁吸痰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延长气管插管时间是VAP高危因素。
5.预防VAP,口腔护理应选择的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0.02%呋喃西林溶液
C.2%-3%硼酸溶液
D.0.2%氯己定溶液
答案:D
解析:0.2%氯己定溶液可有效减少口腔细菌定植,降低VAP发生。
6.以下关于呼吸机湿化器的使用,错误的是:
A.湿化器内加入无菌注射用水
B.湿化器温度应保持在32-35℃
C.每天更换湿化器内的水
D.湿化器可使用自来水
答案:D
解析:湿化器内应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不能使用自来水,以防止污染。
7.发生VAP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白色念珠菌
答案:C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是VAP常见病原菌之一。
8.为预防VAP,以下哪种情况应及时拔除气管插管?
A.患者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
B.气管插管留置7天
C.气管插管周围有少量分泌物
D.患者出现发热
答案:A
解析:患者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时应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减少感染风险。
9.以下哪项不属于VAP的诊断标准?
A.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发热
B.白细胞计数升高
C.胸部X线显示新的或进展性浸润影
D.痰培养阴性
答案:D
解析:痰培养阳性有助于VAP诊断,痰培养阴性不能排除VAP。
10.预防VAP,医护人员手卫生应遵循:
A.接触患者前后洗手
B.操作前洗手
C.操作后洗手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都应进行手卫生。
11.呼吸机相关肺炎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体温
B.血常规
C.胸部CT
D.患者的饮食情况
答案:D
解析:患者饮食情况与VAP监测无关,体温、血常规、胸部CT等可用于监测VAP。
12.以下关于气囊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5-30cmH?O
B.气囊压力越高越好
C.无需监测气囊压力
D.气囊压力应每天调整
答案:A
解析: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O可有效封闭气道,防止误吸。
13.预防VAP,对探视人员的要求是:
A.无需限制探视时间
B.探视人员无需戴口罩
C.探视前后洗手
D.探视人员可随意触摸患者物品
答案:C
解析:探视人员探视前后应洗手,限制探视时间,戴口罩,不随意触摸患者物品。
14.对于VAP患者,以下哪种隔离措施正确?
A.不需要隔离
B.接触隔离
C.飞沫隔离
D.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隔离措施
答案:D
解析:应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隔离措施。
15.以下哪种吸痰方式更适合预防VAP?
A.深部吸痰
B.浅部吸痰
C.按需吸痰
D.定时吸痰
答案:C
解析:按需吸痰可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刺激,降低感染风险。
16.预防VAP,病房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
A.18-20℃
B.20-22℃
C.22-24℃
D.24-26℃
答案:C
解析: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有利于患者康复和预防感染。
17.以下关于VAP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B.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C.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D.加强营养支持
答案:C
解析: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VAP,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18.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