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固定且安全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进食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解剖死腔相对减少,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气管切开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多
出血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切口感染气管切开短期内不能撤出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更换为气管切开!!!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紧急情况插管困难会厌水肿颈椎损伤引起呼吸道受损者咽喉骨折环甲膜穿刺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概述2.气道评估3.人工气道的类型4.人工气道的管理5.紧急情况的处理主要内容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工气管的管理管理目的:是使病人气道通畅、进行有效引流和/或机械通气治疗,保证肺的氧合,防止肺部感染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囊压的监测持续声门下吸引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呼吸机管路的更换吸痰排痰方法膨肺吸痰人工气管的管理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道管理—气囊压力气囊压力:25-30mmHg推荐使用压力表测量气囊压力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弃?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黏膜损伤。目前认为:气囊放气是不需要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已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2、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3、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小;4、气囊放气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重症患者不能耐受气囊放气。气道管理—气囊压力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第3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呼吸机管路不必频繁更换,一旦污染则应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的更换第4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主动湿化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被动湿化: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型)吸收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要求近端气道温度达37℃,相对湿度100%。机械通气是应实施气道湿化。气道湿化第4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道湿化重要性气道湿化不足可引起:破坏气道纤毛和黏液腺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基底膜破坏气道、支气管黏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第4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第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概述护理干预策略2.气道评估3.人工气道的类型4.人工气道的管理5.紧急情况的处理主要内容第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自然气道:自然气道有发音、湿润、防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人工气道: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概述第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干预策略人工气道管理口腔护理震动排痰干预策略护理理疗体位鼻饲监测第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理疗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吸痰第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方法:患者侧卧,将五指拼拢呈杯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每一肺叶叩击3分钟,120-180次每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注意事项: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胸部骨折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翻身拍背-重要、方便、有效的护理措施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