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上岗证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
1.关于滤波函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分力率算法,可使分辨力增加
B、高分力率算法,可噪声增加
C、软组织率算法,可噪声增加
D、软组织算法,可使分辨力降低
E、软组织算法,可使噪声及分辨力均降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有的CT有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高分辨力模式: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提高了分辨率但图像的噪声增加。标准模式: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软组织模式:平滑、柔和函数,提高了密度分辨率,噪声减少,但图像对比度下降,分辨率降低。(《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I/DSA上岗考试指南》P136)
2.关于超导型磁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磁线圈的工作温度在绝对温标4.2K
B、达到绝对零度(-273℃)
C、电流在闭合的超导线圈内几乎无衰减地循环流动
D、超导磁体配有一个励磁电源
E、其静磁场的强度一般低于0.3T
正确答案:E
3.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扫描方法是
A、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
B、常规冠状位增强扫描
C、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
D、横轴位动态增强扫描
E、常规冠状位平扫
正确答案:C
4.关于SE序列图像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TR决定T1加权
B、只有TE决定T2加权
C、短TE时,回波信号受T2影响大
D、长TR时,MR信号受T1影响大
E、TE时间越长,T2信号的对比度越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决定SE序列图像对比度的参数主要是TE、TR。T1加权序列中,决定图像对比度的主要参数是重复时间TR,T2加权序列中,决定图像对比度的主要参数是回波时间TE。
5.X线与物质的作用中,不产生电离过程的是
A、相关散射
B、电子对效应
C、光电效应
D、光核反应
E、康普顿效应
正确答案:A
6.Gd-DTPA常规使用量为()
A、10mmol/kg
B、3.0mmol/kg
C、2.0mmol/kg
D、1.0mmol/kg
E、0.1mmol/k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增强扫描造影剂的常用剂量为0.1mmol/kg(0.2ML/KG)。(《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I/DSA上岗考试指南》P329)
7.对急性脑梗塞的描叙,正确的是
A、在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B、由血管源性水肿所致
C、在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D、增强扫描,梗塞区无异常对比增强
E、发生在2小时以内
正确答案:C
8.膝关节扫描FOV的最佳选择是
A、180mm×180mm
B、400mm400mm
C、220mm×220mm
D、250mm×250mm
E、300mm×300mn
正确答案:A
9.耳部通常应用的扫描方式是
A、高分辨率扫描
B、增强扫描
C、多期扫描
D、动态扫描
E、重叠扫描
正确答案:A
10.组成视神经的4段不包括()
A、颅内段
B、颅外段
C、管内段
D、眶内段
E、球内段解析:视神经由颅内段、管内段、眶内段(最长)及球内段四段组成。(《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I/DSA上岗考试指南》P340)
正确答案:B
11.MRI自旋回波序列Tl加权像上肾皮、髓质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即形成皮髓质分辨是由于:
A、肾髓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皮质低
B、肾髓质含有脂肪成份,信号较皮质高
C、肾皮质含有脂肪成份,信号较髓质高
D、肾皮质含较多自由水,信号较髓质低
E、肾皮、髓质之间有化学位移伪影
正确答案:A
12.肾脏及肾上腺MR扫描注意事项,不包括()
A、肾脏MR扫描横轴位(T1WI、T2WI)用冠状位图像定位,扫描FSET2WI加脂肪抑制,SET1WI序列或屏气2DFSPGR序列,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
B、肾脏占位性病变怀疑有脂肪成分时,要做T1WI加脂肪抑制技术以帮助诊断
C、怀疑肾癌时扫描范围应加大,除了显示肾脏病变外,应注意对腹膜后淋巴结及深静脉、下腔静脉瘤栓的显示
D、由于肾上腺较小,无论是T1WI还是T2WI均需使用脂肪抑制,以增加病变的检出率
E、怀疑有肾上腺腺瘤等病变需与肾上腺恶性肿瘤如转移瘤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鉴别时要加同反FSPGR序列,以帮助诊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答案A上岗考试指南书上描述肾脏横轴位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由于肾上腺较小,无论是T1WI还是T2WI均需不使用脂肪抑制,周围脂肪组织与肾上腺可形成良好的对比;但如肾上腺占位时需使用脂肪抑制技术以增加病变的检出率。《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I/DSA上岗考试指南》P369)
13.胸部后前立位体位显示标准不包括()
A、肺部阴影结构可辨
B、左心影内可分辨出肺纹理
C、肝肺重叠部不可追踪到肺纹理
D、乳房阴影内追踪到肺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