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考试焦虑有良方》
教学重点:
1.结合实际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2.学习并练习采用适当的方法缓解过度的考试焦虑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大西瓜,小西瓜
喊“大西瓜”的同时用手比划小西瓜,喊“小西瓜”的同时用
手比划大西瓜,(“大西瓜”:两手抬起、虎口相对,比的要小如鸡
蛋;“小西瓜”,两手要拉开,比的则要大如篮球。)
2.情景体验:
已经凌晨1点过了,小明看着桌子上没有复习好的课文和一大
堆的习题,急得都快哭出来了,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想到与其他同
学的差距,想到爸妈的期望,他心里更加慌乱。
第二天一大早,小明拖着疲乏的身体背着书包又来到学校,站
在教室门口。他直觉头脑中一片空白……
考场上的竞争,不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
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
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
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
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
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
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
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3.焦虑诊断:你焦虑吗?
4.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
(1)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
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2)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
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
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
心态。
(3)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
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
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
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
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
性格。
(4)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
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
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5)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
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
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6)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
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
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
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
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
考试焦虑。
(7)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
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8)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
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
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
象仍普遍。
5.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
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
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6.焦虑一无是处妈?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保持中度的焦虑焦虑最有利于考试的发
挥。
7.调控焦虑的措施。
(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
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
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
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
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
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
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
(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