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校电信防骗反骗课件.pptx
文件大小:7.2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2.57千字
文档摘要

学校电信防骗反骗课件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第一章

电信诈骗概述

第二章

防骗意识培养

第四章

校园防骗教育

第三章

反骗技巧与方法

第六章

法律法规与政策

第五章

家长与社会角色

电信诈骗概述

第一章

电信诈骗定义

常见诈骗形式

包括冒充公检法、中奖诈骗、冒充亲友等。

诈骗行为界定

通过电话、网络等电信手段实施的欺诈行为。

01

02

常见诈骗手段

01

02

冒充身份诈骗

骗子冒充亲友、领导或机构,骗取个人信息或钱财。

虚假中奖诈骗

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中奖信息,诱导受害者支付手续费或税费。

诈骗案例分析

骗子假冒公检法人员,以涉嫌违法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冒充公检法

骗子以中奖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手续费、税费等,骗取钱财。

中奖诈骗

防骗意识培养

第二章

提高警惕性

防范网络钓鱼

识别诈骗信息

通过分析诈骗短信、电话的常见特征,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潜在的电信诈骗。

教授学生如何辨识钓鱼网站,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财产安全。

警惕社交工程

讲解社交工程攻击手段,如冒充熟人或权威机构,提高学生在社交互动中的警觉性。

正确识别诈骗

诈骗者常假扮政府或学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邮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01

诈骗者通过发送虚假中奖通知,引诱受害者支付“税费”或“手续费”以骗取钱财。

02

网络钓鱼链接伪装成合法网站,骗取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需提高警惕。

03

诈骗者利用社交工程技巧,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来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

04

警惕冒充官方机构

识别虚假中奖信息

防范网络钓鱼链接

警惕社交工程攻击

防骗心理建设

学习辨识常见的诈骗手法和语言模式,如“中奖”、“紧急汇款”等,提高警觉性。

识别诈骗信号

01

02

教育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或不寻常请求时,保持适当距离,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建立信任边界

03

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质疑和验证,不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避免盲目跟从。

培养批判性思维

反骗技巧与方法

第三章

防骗基本技巧

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应立即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发信人的身份,避免盲目相信。

验证信息来源

01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以防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保护个人信息

02

对于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或活动要保持警惕,避免因贪婪而落入诈骗陷阱。

警惕高回报诱惑

03

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以降低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使用复杂密码

04

应对策略

在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不要急于提供个人信息,先进行核实,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提高警惕性

定期学习最新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案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更新防骗知识库。

定期更新知识

进行金融交易或重要信息查询时,应通过官方认证的平台或服务,避免使用不明链接或应用。

使用官方渠道

实际操作指南

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最新,及时安装安全补丁,减少软件漏洞被利用的风险。

定期更新软件

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附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遭受网络钓鱼攻击。

警惕不明链接

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结合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防止账户被轻易破解。

设置强密码

校园防骗教育

第四章

校园防骗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横幅等形式,普及防骗知识,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宣传

01

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讨论真实案例,教育学生识别和防范各种电信诈骗手段。

开展防骗主题班会

02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防骗知识的兴趣,同时加深对防骗策略的理解。

举办防骗知识竞赛

03

邀请警方专业人士进校园,举办讲座,分享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技巧。

合作警方进行防骗讲座

04

防骗课程设置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诈骗环境中学习识别和应对技巧。

模拟诈骗情景演练

组织知识竞赛,以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防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防骗知识竞赛

选取真实校园诈骗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讨论

学生参与方式

案例分析讨论

角色扮演活动

01

03

分析真实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模拟诈骗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

02

组织防骗知识问答或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防骗意识和知识水平。

防骗知识竞赛

家长与社会角色

第五章

家长的教育责任

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

家长应教育孩子识别电信诈骗,如不轻信陌生来电,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监督孩子的网络使用

家长需监管孩子的上网行为,确保他们安全使用网络,避免接触不良信息。

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定期与孩子讨论网络安全问题,倾听他们的网络经历,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社会协同机制

警方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教育学生识别电信诈骗,与教育机构共同构建防骗知识体系。

警方与教育机构合作

01

社区通过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