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ppt
文件大小:5.85 M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1.03万字
文档摘要

************************************几种常见的食用有毒植物1.豆类A.菜豆B.蚕豆C.生豆浆2.粮食作物A.木薯B.发芽马铃薯3.蔬菜A.青菜亚硝酸盐B.鲜黄花菜C.十字花科蔬菜4.水果A.某些水果的果仁B.白果C.柿子5.其他第2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五节化学性食物中毒卫生部5月9日通报,2012年第一季度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7起,中毒438人,其中死亡12人。按食物中毒原因分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总中毒人数的35.3%和41.8%;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41.7%。第2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五节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被误认为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添加了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食品、超量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或营养素发生了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第26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及毒性:

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2~0.5克,致死量为3克。

一般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是因为造成亚硝酸盐中毒的剂量是200毫克以上,而正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即使是食用了大量用亚硝酸盐做食品添加剂的肉类,也不会超过50毫克。一、亚硝酸盐中毒第27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引起中毒的原因

1.意外事故性中毒

2.加工中过量使用

3.由于食人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或食物所致

4.某些地区的井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5.在体内的形成(肠道亚硝酸盐还原菌)一、亚硝酸盐中毒第28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中毒机制、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小时,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除紫绀外,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心律不齐、昏迷或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

(四)急救及治疗

特效解毒剂为美兰、Vc

一、亚硝酸盐中毒第29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亚硝酸盐中毒(五)预防措施

1.保持蔬菜的新鲜,勿食存放过久或变质的蔬菜,剩余的熟蔬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久;腌莱时所加盐的含量应达到12%以上,不吃腌制不透的腌菜,至少需腌制15天以上再食用。

2.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应严格遵照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不可多加。

3.尽量不用苦井水煮粥,不得不用时,应避免水长时间保温后又用来煮饭莱。4.将亚硝酸盐和食盐分开贮存,避免误食。第30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砷中毒(砒霜)拿破仑有可能死于慢性砷中毒光绪皇帝死于急性砷中毒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砷中毒(一)理化性质及毒性砒霜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三氧化二砷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g即可致死砷的成人经口中毒剂量以三氧化二砷计约为5~50mg,致死量为60—300mg。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砷中毒(一)理化性质及毒性As3+As5+,为原浆毒,其毒性主要为表现:1.砷在机体内可与细胞内酶的巯基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引起细胞死亡。这种毒性作用如发生在神经细胞,则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2.砷对消化道有直接腐蚀作用,接触部位可产生急性炎症、溃疡、糜烂、出血、甚至坏死。3.砷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充血、血压下降。4.砷中毒严重者可出现肝脏、心脏及脑等器官的缺氧性损害。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砷中毒(二)引起中毒的原因1.误将砒霜当成面碱、食盐食用,或误食含砷农药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