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区電力调度大楼初步设计阐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阐明
一、设计根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民用建筑设计原则》GB50352-
4、《汽車库、修車库、停車場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
6、福建省气象局提供的風玫瑰图及常年最大降雨量、台風资料
7、国家及地方現行设计规程、范程
8、用地紅线图
9、任务書
10、有关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會议纪要【泉发改會纪()33号】
二、项目概况:
泉州地区電力调度大楼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城東片区滨江路以西、青莲街以北、迎晖路以東。紅线内用地面积32418㎡,可建建筑面积為97254㎡,规划為泉州地区電力调度大楼及配套设施用地。本次设计范围為Ⅰ期,地上建筑面积為40892㎡,地下建筑面积為10108㎡,Ⅰ期总建筑面积為51000㎡。基地東北面為商住地块,西南面為住宅区用地,西面為规划中的总部商务区,東临都市滨江路和洛阳江湾区。
项目距城東片区都市主干道安吉路120米,紧邻都市次干道青莲街、迎晖路,交通条件优越。本项目作為福建省電力有限企业泉州電业局電力调度及行政办公大楼,将建设成為节能环境保护型的現代办公建筑,成為与泉州市都市形象相适应的標志性建筑。
三、总体设计:
1.规划构造清晰,布局合理。
按照基地的現实状况及项目规划建设的需要,总平面规划進行合理布置。按Ⅰ期(地上建筑面积40892平方米)及Ⅱ、Ш期(地上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進行分期建设。Ⅰ期项目為职能部门、调度所、一部四中心及對应的配套设施;Ⅱ期為配電管理中心,Ш期项目规划台商供電服务中心及生产发展用房。
本期项目高层主体楼布置在基地靠滨江路一侧,可以成為泉州洛阳江湾区都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高层主楼的布局通過精心设定的,平行于滨江景观路布置,使得每层办公和业务用房都能看到洛阳江湾区江景。并且對本项目而言,這個朝向布局又与滨江路及青莲街交叉口形成比很好的入口呼应关系,都市路口建筑形象饱满。因此,方案高层主体楼布局是非常合理的。与高层主楼紧密配套的裙楼也是沿江一字排開,争取直接面向洛阳江。
Ⅱ期建筑基地沿東北界一字摆開,客服大厅沿迎晖路设置,Ⅰ、Ⅱ期建筑通過三层空中连廊连通,联络以便。
Ш期项目规模地上32629萬平方米,因此要充足预留较大较完整的用地,设计在基地西边缘迎晖路和青莲街预留了宽裕的用地,遠期的主楼和本期主楼在空间上充足錯位,能使遠期主楼也有開阔的观江景观面,将Ⅰ期主楼對Ш期主楼的景观视线干扰減到最低。
本期建设和使用其间不需要占用遠期用地,自成体系。Ⅰ、Ⅱ期和Ш期按照办公园区的规划理念,形成半围合形组合,内院對青莲街開放,同步對江景也有两处沟通。既便于营造内部环境、以便單位管理,又塑造都市街道界面形象。总体布局实現了各期办公單体互不遮挡,共享江景的均好性。
设计方案布局合理,尽量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运用率;通過合理的空间设计,项目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有很好的衔接,并塑造都市街区新形象。
2.简洁流畅的交通设计。
基地主入口设在青莲街,車行次入口设在迎晖路上。内部庭院為办公的步行交通。車行交通沿建筑物外围设置,車行流线同步串联起三個地下室出口,能有效地将車流對办公环境的干扰減少,实現人車分流。
外来人员临時停車場沿青莲路退界布置,内部人员地下車库都就近位于办公地點,本期与Ш期地下車库连通的设计考虑了車位规模配置的經济合理,提高地下車库的运用率、可扩展性,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社會人流重要在沿青莲街沿线,办公园区外围。同步在基地東南角转角处设有都市广場。
3.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均好的观景最大化
绿化采用了屋顶绿化、空中绿化、停車場地铺地绿化等多种形式,合适扩展绿化覆盖面,提高环境质量。滨江路和青莲街東端交叉口一侧设置了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广場空间,并尤其注意結合其周围建筑空间進行景观设计。公共绿地位置合适,并做到集中绿地与分散绿地相結合,欣赏性与实用性相結合;景观构造层次丰富,有助于基地项目的分期建设。景观设计与建筑風格相匹配,力争建筑与景观紧密結合,以绿色建筑、生态為主題,穿插植物(艺术)雕塑、绿化景观等,发明自然、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
4.总体竖向设计
基地現实状况正在進行場地整顿,未来基地内比较平坦,与周围道路竖向標高比较靠近,因此結合周围规划道路的標高,确定基地内道路竖向和場地的標高。
四、單体设计:
本期(Ⅰ期)
本期主楼25层,裙楼4层,附楼5层,主楼总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