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威尼斯的小艇微课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40.4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3.74千字
文档摘要

威尼斯的小艇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艇、纵横交叉、船艄、垫子、窗帘、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样子和特点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阅读文本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情,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和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情。

2.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播放威尼斯的视频和展示小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小艇的样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朗读感悟法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美。

3.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小艇的特点、作用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威尼斯,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播放一段威尼斯水城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威尼斯独特的水上风光,如纵横交错的河道、穿梭其间的小艇、风格各异的建筑等。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大家仔细看视频,猜猜这是哪里?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威尼斯。

3.简单介绍威尼斯: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它有着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去深入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小艇、纵横交叉、船艄、垫子、窗帘、操纵自如、手忙脚乱

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

小艇: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小艇的样子,帮助学生理解。

纵横交叉:结合课文中对河道的描述,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纵横交叉就是形容河道横竖交错的样子。

操纵自如:让学生联系生活中驾驶某种交通工具的情景,想象小艇船夫驾驶时的熟练,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小艇的样子、小艇的作用、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精读课文,感受小艇特点(10分钟)

1.学习小艇的样子

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小艇样子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长度、外形、行动轻快灵活

重点体会描写小艇外形的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小艇比作新月,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外形特点;把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比作田沟里的水蛇,生动地表现了小艇的轻快灵活。

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

2.学习小艇的作用

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小艇在威尼斯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主要交通工具

出示句子: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通过对比小艇和汽车在各自城市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小艇对于威尼斯的重要意义。

提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艇作用的强调以及对威尼斯独特城市风貌的描写。

(四)体会船夫驾驶技术(8分钟)

1.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的句子。

2.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教师出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