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访记录表10篇
家访记录一:表达主动性培养
1.约访目的:幼儿课堂上发言不够主动,希望家园合作提升其表达主动性,助力幼小衔接。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幼儿倾听习惯良好,能准确理解教师指令;与同伴交流时态度友好,能清晰回应他人。
现存问题:课堂讨论时,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多等待老师点名;小组活动时,表达想法不够积极,常跟随他人意见。
3.家长反馈:在家与家人交流自然流畅,但家里来客人时,表现较为害羞,不愿主动交流;亲子互动中,孩子更倾向于听家长讲述,自己表达的欲望不强。
4.调整策略
给家长的建议:多鼓励孩子接待家中访客,引导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交流;设置家庭分享会,让孩子分享幼儿园趣事;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社交场景,增强其表达主动性。
教师引导策略:课堂上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抢答、小组竞赛等,激发幼儿发言积极性;对于主动发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树立榜样。
家访记录二:语言逻辑性锻炼
1.约访目的:幼儿表达时逻辑较混乱,期望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其语言逻辑能力,为入学做准备。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绘画、手工等活动中创意十足;乐意与同伴分享想法。
现存问题:讲述事情时,内容缺乏条理,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交代不清;回答问题时,东一句西一句,难以让他人理解。
3.家长反馈:在家讲述事情时,前言不搭后语;在描述自己的想法时,难以清晰表达先后顺序,需要家长反复询问才能明白。
4.调整策略
给家长的建议:亲子阅读时,引导孩子分析故事结构,如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按照顺序讲述事情,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孩子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连接词,梳理表达逻辑。
教师引导策略:在语言活动中,开展排序讲述活动,如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让幼儿按逻辑顺序讲述故事;对幼儿的表达进行耐心引导,帮助其梳理思路,逐步提高语言逻辑性。
家访记录三:词汇拓展深化
1.约访目的:幼儿词汇量有待丰富,希望通过家园合作,拓宽其词汇储备,提升表达质量。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日常交流能准确使用常用词汇,沟通基本顺畅;参与游戏时积极活跃,能遵守规则。
现存问题:表达时词汇较为单一,常重复使用简单词汇,难以生动描述事物和情感。
3.家长反馈:在家描述事物时,用词简单,如形容食物只会说“好吃”;在表达情绪时,也较为笼统。
4.调整策略
给家长的建议: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并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如看到花朵,教孩子用“五颜六色”“娇艳欲滴”等词;亲子阅读时,遇到优美词汇,及时讲解并鼓励孩子运用;玩词汇接龙游戏,激发孩子学习新词汇的兴趣。
教师引导策略:在课堂上,开展词汇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教幼儿学习新词汇;鼓励幼儿在表达中运用新学词汇,对运用恰当的幼儿给予表扬。
家访记录四:倾听习惯强化
1.约访目的:幼儿倾听习惯欠佳,期望家园共育,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学习奠定基础。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表达能力较强,能清楚讲述自己的想法;参与集体活动时热情较高。
现存问题:他人发言时,容易打断别人,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专注倾听,注意力易分散。
3.家长反馈:在家中,家长讲话时,孩子有时心不在焉,做自己的事情;与同伴交流时,也不耐心倾听。
4.调整策略
给家长的建议:与孩子交流时,要求孩子看着家长的眼睛,认真倾听;制定家庭规则,如别人说话时不打断;开展亲子倾听游戏,如传话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教师引导策略:在课堂上,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对于认真倾听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建立课堂倾听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家访记录五:阅读习惯巩固
1.约访目的:进一步巩固幼儿的阅读习惯,为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对绘本有浓厚兴趣,能主动选择绘本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能安静专注。
现存问题:阅读时多关注画面,对文字的关注度较低;阅读后,不能很好地总结故事内容。
3.家长反馈:在家阅读时,孩子更倾向于让家长讲述,自己阅读的时间较短;读完后,很少主动与家长分享阅读感受。
4.调整策略
给家长的建议:逐渐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从指读简单文字开始,培养其对文字的兴趣;阅读后,与孩子一起讨论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孩子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固定阅读时间。
教师引导策略:在阅读活动中,开展图文匹配、文字指读等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文字;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其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家访记录六:书面表达启蒙
1.约访目的:为幼儿进行书面表达启蒙,提升其前书写能力,为入学做铺垫。
2.幼儿在园情况
优点: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能完成较复杂的手工活动;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现存问题:对书写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