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pptx
文件大小:3.07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3.79千字
文档摘要

202X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培训主讲人:时间:

目录CONTENT课程性质与价值01课程内容与结构03课程理念与目标02学业质量与评价04课程实施建议05教材编写与课程资源开发06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07

01课程性质与价值

综合性与区域性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地位重要,对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意义重大。课程价值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本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有关内容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地理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方法。课程基础作用课程衔接与基础

02课程理念与目标

地理课程内容主体由认识全球和认识区域两大部分构成,贯穿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突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内容优化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体现地理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融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内容活化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就为目标,体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功能地理课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凝练地理课程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形成能体现地理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的地理课程目标。育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工具,面对世界、中国、家乡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具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课程目标

03课程内容与结构

认识全球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表层三部分,侧重认识地球的整体面貌,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自转和公转运动、自然和人文环境等。认识区域包括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两部分,侧重认识世界和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地理工具侧重地球仪、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地理实践则以多种方式贯穿全部课程内容,如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跨学科主题学习规划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内容

地理课程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按照“宇宙一地球一地表一世界一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0102空间尺度视角课程内容主体由认识全球和认识区域两大部分构成,认识全球部分分为三个主题,认识区域部分分为两个主题,在不同的主题中贯穿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主题式内容框架内容结构

04学业质量与评价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地理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01学业质量内涵

01.0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综合评定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反映出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不同学段要求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学生学习过程观察表、学习任务单、学习过程评价表、学习结果评价表等,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共同形成对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水平、学习活动表现等方面的记录和评价。评价方式学业质量描述

05课程实施建议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要求”相关学习主题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需要拓展学习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等,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环境中经历体验式学习。七年级、八年级应至少各组织一次户外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