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钢铁长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钢铁长城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发展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升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3.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钢铁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战略意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运用,以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②分析钢铁长城对于中国现代国防体系和军事思想的启示。
③结合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技能。
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事件,提升历史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介绍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军事防御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钢铁长城的战略意义进行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法:通过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钢铁长城的历史场景。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3.实物模型:展示钢铁长城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其结构和防御功能。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钢铁长城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壮丽的建筑吗?它们在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点。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介绍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建设时间、地点、目的等。
-阐述钢铁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战略意义,如长城的防御结构、兵器配置、军事战术等。
-举例说明: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如长城保卫战等,展示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钢铁长城在战争中的战术运用,以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现代国防体系的启示。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抗日战争时期的长城守卫,体验战争的艰辛和英雄的勇气。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钢铁长城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长城防御体系结构的理解。
-教师指导:
-逐个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如何将历史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
5.布置作业(约5分钟)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军事防御体系。
-撰写一篇关于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等文献,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背景和事件的详细信息。
-钢铁长城的实物模型:通过制作或收集钢铁长城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城的结构和防御功能。
-历史图片和视频: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长城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场景,增强学习体验。
-现场考察资源:联系当地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历史。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抗日战争和钢铁长城相关的历史书籍,如《抗日战争》、《长城:中国的历史与建筑》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视频观看:引导学生观看关于抗日战争和钢铁长城的纪录片,如《中国抗日战争》、《长城》等,通过影像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实地考察钢铁长城的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小组研究:鼓励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针对钢铁长城的历史背景、军事防御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对钢铁长城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互动讨论:利用网络平台或课堂讨论,让学生就钢铁长城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