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Topic2SectionC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Unit2Topic2SectionC,主要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中Unit1Topic1SectionC有关,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介绍自己和家人,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的称呼和描述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人物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英语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对于家庭成员的词汇,学生可能已经学习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但对于描述人物特征的表达方式,如外貌、性格和爱好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保持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在描述个人和家庭方面,他们往往能够积极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各异,有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较为自信,而有的学生可能较为害羞,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偏好独立学习的,也有喜欢小组合作的,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面临的困难包括如何准确地描述人物特征,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语法结构来表达。此外,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可能对某些家庭关系的表达方式感到陌生。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正确的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和表达障碍。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家庭成员的常用表达和描述特征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言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促进交流和学习。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不同特征和性格。
2.互动软件:使用英语学习软件,提供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句型。
3.教学游戏:设计简单的教学游戏,如“猜猜他是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描述家庭成员特征的兴趣。
3.引导思考:提问学生如何用英语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引入新课内容。
讲授新课(15分钟)
1.词汇讲解:介绍家庭成员的词汇,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
2.句型结构:讲解描述人物特征的句型结构,如He/Sheistall/short,He/Shehaslonghair/shorthair等。
3.语法点拨:讲解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形容词描述人物特征。
4.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句型结构。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练习题: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描述家庭成员特征的练习题。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
3.互评环节:每组派代表分享描述,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课堂提问(5分钟)
1.随机提问: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互动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扮演家庭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描述特征。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用英语编写一个简短的家庭故事,并轮流进行表演。
3.互动游戏:设计“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个家庭成员,其他学生猜测。
1.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描述人物特征的方法和句型。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或家人的特点,并尝试用新学的句型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