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三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4.使用时:三会--
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与被测
物平行
会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精确测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1h=60min1min=60s
停表使用:1)小表盘一圈15min,1小格30s;大表盘1圈30s、1小格0.1s.
先读小表盘确定(分钟),再读大表盘(秒);若小盘指针过了中间刻度则大盘读30
以上,未过则读30以下
四、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区别: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小,错误可以消除
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先去除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再求平均值。且平均值保留的
数字与测量值相同。)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
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V=S/t变形:S=vtt=S/V
单位:m/s或m·s-1km/h或km·h-11m/s=3.6km/h
图像
甲:静止
乙:匀速直线运动,且直线越靠近纵轴速度越大
丙:变速直线运动
丁: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用来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公式:V=S/t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包括静止时间和运动
的时间)
车过桥问题
1人通过桥:S=S桥
2车通过桥:S=S桥+S车
3车在桥上:S=S桥-S车
测量平均速度
注意:
切记:该实验中在填写路程时必须要估读,路程单位常为厘米,故在计算平均速度时
需先单位换算。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击音叉接触静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的用容易观察的现象表现出来的方法叫转换法。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真空铃实验(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结论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
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且V固V液V气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4、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回声
①定义: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必须大于0.1s,人耳才能区分出原声与回声。(即到声
源的距离大于17m)
回声测距计算
1鸣笛时到山崖距离S=(S声+S车)/2
2听到回声时到山崖距离S=(S声-S车)/2
2.2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频率
频率: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的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