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地区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出地
缓解________的压力
人才、劳动力流失
迁入地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________,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3.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________。
环境人口容量:所能容纳的________,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技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和________等。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的人口数量。
一、单项选择题
右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
A。该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B.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C。该国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2.导致外来人口迁入该国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经济
C.政治D.家庭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读我国某年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右图),完成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
A。主要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
B.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疏地区
C。沿海发达地区无人口流出
D。均由农村流入城市
4.推测我国近几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入地比流出地交通便捷B.人口流入地比流出地消费水平低
C。人口流入地比流出地经济发达D.人口流入地比流出地环境污染小
5.下列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对我国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荒”B。让人口地区分布更均匀
C.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D.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右图为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7.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带来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9。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C。提升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10。“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右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A。甲B。乙
C。丙D。丁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1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图1)。
材料二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图2)。
图1
图2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据材料二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C.东北地区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
(3)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4)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