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在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844。43米。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B)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2.珠穆朗玛峰只有8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D)
A.搬运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分析完成3~4题。
3.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D)
①喜马拉雅山②内蒙古高原③黄土高原
④华北平原⑤长江三峡⑥海南岛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⑥
4.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D)
A.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壳运动
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
C.雅丹地貌——风力沉积
D.海南岛“南天一柱”——海浪侵蚀
5.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6.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B)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7.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峡谷,乙三角洲,丙沙丘。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山区.乙地貌多分布在河口。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9.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岩浆岩和变质岩。
(2)①②③④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①③④,来自地球外部的有②。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②。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海水侵蚀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②(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花岗岩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