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事实上,秋瑾并没有徘徊在个人的伤感中不能自拔,她是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人。中秋节过后,她就离家出走,寄寓在朋友家。从此,她即融人了当时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当家庭女教师,参加妇女集会,接受进步思想。第二年,秋瑾东渡日本留学,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小结:纵观她短暂的一生,担得起“侠女”二字。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你追求的信念或许不被理解,但是一定要有“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的坚定信念。明确:豪放词的特点:1.内容题材:题材广泛,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都可入词。2.情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情感表达多慷慨激昂。3.风格特征:情辞慷慨,意气昂扬。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习题。实践性作业:背诵默写这四首词。*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辛弃疾词四首——第三单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秋瑾第二课时从我们学过的辛弃疾词看,我们会发现辛弃疾词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正辛弃疾在词史上的重大贡献: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有的写政治、哲理,有的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有的写田园风光、民俗民风,还有的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能写入当时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其词题材广阔又擅长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慷慨悲壮。著有《稼轩长短句》。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词人失意闲居江西上饶之时。他积极主张抗金,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一带赋闲隐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抗金的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宋词的两大流派派别词的特点代表人物婉约派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缜密语言:清新绮丽风格:音韵谐婉,具有柔婉之美柳永、李清照豪放派内容:多为军情国事风格:气势恢宏,汪洋恣肆,崇尚直率,境界宏大苏轼、辛弃疾麾()下炙()huī文言知识速查重点字·zhì·可怜白发生()文言知识速查古今异义·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朗读指导点我放课文朗读上片: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下片:读抒发豪情的内容时,语调要高昂,气势要豪迈,最后一句气势陡转而下,语调应低沉悲愤,要读出无奈、失落之感。疏通词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梦中回到。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战场。醉意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军中的乐器演奏着悲壮粗犷的军乐,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疏通词意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助他脱险。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了结,完成。可惜。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弦的声音如响雷一般使人心惊。我一心想着替君主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博得生前身后美名。可惜(我壮志未酬,)已白发丛生!整体感知(1)品读全词,体会辛弃疾的“壮”请分析“壮词”的“壮”是如何体现的,并完成表格。“壮”的类型文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