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中体育《跑步技巧》教学实录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中体育《跑步技巧》教学实录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跑步技巧》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跑步效率,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学内容与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相符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提升运动技能,通过跑步技巧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正确的跑步姿势:学生能够掌握并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头部端正、身体放松、脚步轻盈等。
2.跑步呼吸节奏:学生能够学会并运用合理的呼吸节奏,保持身体氧气供应和运动效率。
难点:
1.技巧掌握: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基础或习惯错误,难以迅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
2.耐力和持久性:长时间跑步对学生的耐力和持久性要求较高,初学者可能难以坚持。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分步骤教学:将跑步技巧分解为多个小步骤,逐步引导学生练习,逐步提高。
2.实例示范与模仿:通过教师示范和视频教学,让学生直观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3.逐步增加运动量:从短距离跑步开始,逐步增加距离和时间,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持久性。
4.鼓励和反馈: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及时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动作示范,讲解跑步技巧的理论知识,确保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指导和互助练习,提高技巧掌握。
3.实践法:通过实际跑步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自己的跑步技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跑步动作图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2.视频教学:播放专业跑步技巧视频,让学生模仿学习。
3.实时反馈:使用运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学生跑步数据,提供即时反馈。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
-开场白: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跑步的了解和兴趣。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轻松的跑步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跑步的乐趣和重要性。
-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大家平时是如何跑步的?有没有觉得跑步姿势不正确?”引发学生对跑步技巧的关注。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讲解跑步姿势:教师详细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头部端正、身体放松、脚步轻盈等,结合动作图解进行说明。
-讲解跑步呼吸:讲解跑步时的呼吸节奏,强调深呼吸和均匀呼吸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讲解跑步技巧:讲解跑步技巧,如起跑、加速、冲刺等,结合动作示范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学习。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自主练习:学生自主进行跑步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
-对比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互相观察、评价,找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4.学生小组讨论
内容举例回答:
-优点:如“头部端正”、“脚步轻盈”等。
-不足:如“呼吸不均匀”、“跑步姿势不正确”等。
-改进建议:如“加强腹式呼吸”、“调整脚步落地位置”等。
5.总结回顾
内容: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跑步技巧的运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用时:45分钟
教学流程详细安排如下:
1.导入新课(5分钟)
2.新课讲授(15分钟)
-讲解跑步姿势(5分钟)
-讲解跑步呼吸(5分钟)
-讲解跑步技巧(5分钟)
3.实践活动(20分钟)
-分组练习(10分钟)
-自主练习(5分钟)
-对比练习(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5.总结回顾(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跑步的科学:如何提高跑步效率和减少受伤风险》
-《跑步技巧:从新手到精英的全面指南》
-《跑步呼吸:掌握正确呼吸方法,提升运动表现》
-《跑步心理学:如何保持跑步的动力和热情》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跑步技巧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参加跑步俱乐部或加入跑步社群,与其他跑步爱好者交流经验和技巧。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跑步训练,如间歇训练、长距离慢跑等,以提升自己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