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第十三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篮球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上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通过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比赛实践,学生将提升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同时学会在运动中调控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对篮球比赛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篮球运动普遍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能够较快掌握新技能;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运动技能和协调性方面存在不足。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新技能时,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导致动作不规范;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能面临沟通不畅、配合不佳的问题;此外,学生在面对高强度运动时,可能存在体能不足、运动损伤的风险。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讲解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确保学生理解动作规范。
2.设计小组练习和比赛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展示篮球比赛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视频分析,帮助学生纠正动作错误。
4.运用游戏化教学,如“运球接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篮球防守技巧,包括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和全场紧逼等。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比赛案例,展示不同防守策略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防守技巧。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比赛中运用不同的防守策略,提高团队防守效果。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篮球防守技巧的实际演练,让学生在实战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防守动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动作规范。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防守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灵活运用。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防守技巧,设计一场模拟比赛,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篮球基本技术动作。
二、新课呈现
1.讲解篮球防守技巧,包括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和全场紧逼等。
2.通过实际比赛案例,展示不同防守策略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篮球防守技巧的实际演练。
2.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防守动作,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防守技巧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防守技巧,设计一场模拟比赛,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篮球防守技巧,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技能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篮球防守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和全场紧逼等。学生在课后练习和比赛中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提高防守效果,减少对手得分机会。
2.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练习和模拟比赛中,学会了如何与队友沟通和配合,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篮球场上,也能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3.规则意识加强:学生在学习篮球防守技巧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篮球比赛规则的理解和遵守。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竞技道德,尊重对手,公平竞争。
4.体能素质提高:篮球防守是一项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防守练习,有效提高了自身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素质。
5.情绪调控能力:在比赛和练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6.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新技巧和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时,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