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础砂石换填方案.docx
文件大小:41.7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5.23千字
文档摘要

基础砂石换填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基础形式为[具体基础形式]。由于原基础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进行砂石换填处理。

4.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浅层地基土主要由[土层名称及特性]组成,其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具体数值]kPa。

5.设计要求:换填砂石的压实系数应不小于[具体数值],砂石材料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砂和碎石,其中碎石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超过[具体百分比]。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具体设计图纸编号及名称]、[变更文件编号及内容]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报告编号]

3.相关规范及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换填区域的范围、深度及设计要求。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编制砂石换填施工专项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

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砂石材料的用量。选择质量合格、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采购中砂和碎石,材料进场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的砂石材料进行检验,检查其颗粒级配、含泥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中砂的细度模数应在[具体范围],碎石的压碎指标应不大于[具体数值]。

砂石材料应分类堆放,并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雨淋和混入杂质。

3.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和换填工程量,配备足够数量的机械设备,如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平板振捣器、水准仪、全站仪等。

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

清除换填区域内的障碍物,如杂草、树根、建筑垃圾等,并平整场地。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换填区域的边界和标高,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在换填区域周边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集水井等,防止雨水流入换填区域内。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槽→砂石材料运输及摊铺→分层碾压夯实→质量检测→验收

2.操作要点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精确测放出换填区域的边界和标高,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控制桩应牢固可靠,水准点应定期进行复核。

基槽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由人工清理,避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基槽的尺寸和标高,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如发现基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验槽

基槽开挖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验槽内容包括基槽的尺寸、标高、土质情况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如发现基底存在软弱土层、空洞、墓穴等异常情况,应记录其位置、范围和深度,并提出处理意见。

砂石材料运输及摊铺

砂石材料采用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运输至换填区域。

摊铺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砂石材料的摊铺厚度,并在基槽底部设置标高控制桩。

砂石材料应分层摊铺,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摊铺时应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平整,使其表面平整均匀。

分层碾压夯实

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应根据压实系数要求和现场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静压23遍,振压68遍。

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边向中间的原则,相邻两遍的轮迹应重叠1/31/2轮宽。

对于边角部位和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地方,应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夯实,确保压实均匀。

每层碾压夯实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质量检测

砂石换填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分层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压实系数、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等。

压实系数检测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法,每100500m2应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每一独立基础下不应少于1个检测点。

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检测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

砂石换填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换填区域的范围、深度、压实系数、砂石材料的质量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并整理相关施工资料,归档保存。

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