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6.4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简答题(共3题)

1.鼠疫疫情处理

参考答案:鼠疫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采取灭鼠、灭蚤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针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各级医疗机构在诊治中,发现在村、居委会或学校等其他集体单位中7天内2例或2例以上鼠疫病例;或在1个乡镇14天内出现3例或3例以上鼠疫病例;或在1个县1个月内出现5例或5例以上鼠疫病例疫情,除做好电话报告外,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鼠疫暴发疫情报告后,应派人员赴现场调查核实,同时用电话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患者较少的情况下,一般就地隔离治疗,在疫情严重,患者较多且分散的情况下,须建立临时隔离病院,隔离病房必须经过彻底的消毒、灭蚤、灭鼠后方可收治患者。发生在城市的患者应将其集中在指定的传染病院。同时对鼠疫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踪和掌握密切接触者,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控制疫情暴发,防止疫情扩散与传播。

在疫区范围内加强检疫,限制货物外运,尤其旱獭等动物;对出入疫区的车辆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处理,注意观察过往行人的健康状况。对鼠疫尸体和疑似鼠疫尸体,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规要求,应立即火葬,而火葬或深埋前,应用消毒液浸泡棉球堵塞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处理时用消毒液浸泡过的被单或白布将尸体包裹。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1)消毒:消毒是防止鼠疫疫情扩散的重要措施,是疫区处理的主要措施之,其目的是将污染范围内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之无害化。对鼠疫患者居住的房间、小隔离圈内患者居住的房间、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2)灭蚤:鼠疫疫区判定后,根据先灭蚤后灭鼠的原则,对疫区所有房屋、地面、墙壁等普遍喷洒灭蚤药物,进行初步灭蚤。接着进行第二次彻底普遍的药物灭蚤,对大小隔离圈首先进行环境灭蚤,同时进行鼠疫灭蚤处理。对疫区所有房屋、地面、墙壁、室内物品等喷洒灭蚤药物,加强对隔离圈及警戒圈范围内猫、犬的管理。

(3)灭鼠:在灭蚤的基础上对大、小隔离圈室内外开展灭鼠,应用高效灭鼠剂,采用熏蒸法或毒饵法进行。大、小隔离圈内经灭鼠处理后,无论家鼠、野鼠都要达到无鼠无洞标准。

(4)环境卫生整治:对大、小隔离圈内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做到窗明几净,室内无尘、墙壁无缝,家具离地半尺。室内外无散在垃圾粪便,禽畜圈养,环境整洁,使居室内形成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清除鼠蚤孳生地的场所和病原体存在的隐患。

3.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1)预防性服药:对鼠疫密切接触者可运用磺胺、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

(2)加强个人防护: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发源空防护服和高筒靴、戴面罩、厚口罩、防护镜、橡皮手套等。

(3)预防接种:对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与疫情处理的工作人员接种鼠疫活菌苗。

(4)健康教育:对疫区居民和进入疫区的群众开展鼠疫防制知识教育,重点宣传教育内容为:实行三报三不制度。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霍乱防控关键点

参考答案:开展腹泻病人与霍乱重点人群、外环境及流行因素等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和外环境污染情况。对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隔离治疗。对疫点内人群要进行登记,采便送检,预防投药,医学观察5天。垃圾、废物、病人的吐泻物及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必须严格消毒,污水须消毒处理后排放。改善环境卫生、药物灭蝇、消除其孳生地。

3.细菌性痢疾预防

参考答案:(一)监测

1.腹泻病人监测在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开展菌痢监测,有专职医生对腹泻患者进行登记,发现疑似患者采样检测,脓血便患者重点进行粪检。诊断为临床或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监测根据需要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进行监测,包括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饮食行业人员、水管粪管人员、清洁工人、一年内有痢疾史者、反复发作的慢性痢疾患者及其他有流行病学指征者,监测方法以粪便细菌培养为主。

3.外环境和水源监测病家周围环境,如厕所、粪坑、饮用水源、塘水、污水坑等。

4.食品监测重点采集被患者和带菌者以及苍蝇污染的可疑食品。

5.病原学监测对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