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简答题(共3题)
1.脉诊
参考答案:脉诊亦名切脉,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动脉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2.病例摘要:
陈某,男,62岁,已婚,退休。
患者3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力弱,右上肢不能抬起,右下肢行走费力,同时出现言语謇涩,口角流涎。前往医院行头颅MRI示: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新发脑梗死。经静脉输液治疗后,患者近两日症状仍有所加重,为求配合中药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肢体力弱,言语謇涩,时有咳嗽,咯吐黄黏痰,胸闷头晕,腹胀纳差,溲黄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口僻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右侧肢体力弱伴言语謇涩3日。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右侧肢体力弱伴言语謇涩3日,诊断为中风。患者肝风挟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而见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痰浊中阻,而见胸闷;痰热阻于阳明,胃肠积热,劫灼津液,而见便秘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热之象。综上,辨证为痰热腑实证。
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
中风与口僻的鉴别:中风与口僻都可出现口眼?斜,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神志障碍;口僻则是以口眼?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为主症,发病早期可伴外感表证或耳背疼痛,无半身不遂及神志障碍等症状。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中风中医证候诊断:痰热腑实证
中医治法:化痰通腑
方剂:星蒌承气汤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3.呕吐病因
参考答案:引起呕吐的病因很多。常见有:
1.外邪侵袭:风、寒、暑、湿之邪以及秽浊之气侵犯胃腑,以致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发生呕吐。
2.饮食不节: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等食物,皆可伤胃滞脾,而致食停不化,胃气不能下行,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脾胃虚弱:因劳倦太过、耗伤中气和久病中阳不振,脾虚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以致寒浊中阻而引起呕吐,或聚而成饮成痰,积于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每能发生呕吐。亦有因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引起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