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技类-核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7]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荟萃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I-AFP单克隆抗体肝癌显像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
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E、介入显像
参考答案:D
γ照相机获得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的影像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
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E、介入显像
参考答案:A
正常组织显影,而病变组织不显影的显像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
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E、介入显像
参考答案:C
病灶组织的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组织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
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E、介入显像
参考答案:D
2.对非显像测量仪器的时间稳定性,连续工作8小时,本底在要求范围内,计数率的最大百分偏差通常要求
A、≤1%~3%/8h
B、≤3%~5%/8h
C、≤5%~8%/8h
D、≤8%~10%/8h
E、≤10%~15%/8h
参考答案:B
3.有关Tc的标记,正确的是
A、直接标记法是将以TcO形式存在的+7价锝氧化至较低价态。在适当的pH值下,与配体络合得到Tc标记的放射性标记物
B、配体交换法是用Tc标记一个络合能力较弱的配体,再将欲最后标记的络合能力较强的配体与之反应,后者能取代前一配体而与Tc结合
C、直接标记法Tc配套药盒内包括配体、还原剂、缓冲剂及辅剂。
D、对不同原子的配体与Tc的络合能力,强弱规律为:SNO卤族原子。
E、间接标记法中Tc标记常用的双功能螯合剂有:MAG、肼基联氨基烟酰酸(HYNIC)、NS类等。
参考答案:B
4.核医学的定义是
A、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B、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
C、研究核素在治疗中的应用
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
E、研究核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D
5.β粒子实质是
A、质子
B、一个正电子
C、一个负电子
D、中子
E、氢核
参考答案:B
6.α粒子实质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氦核
E、氢核
参考答案:D
7.光电效应也称为
A、湮灭辐射
B、轫致辐射
C、电子对生成
D、光电吸收
E、弹性辐射
参考答案:D
8.下列有关F-FDGPET/CT肿瘤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T扫描常规采用低剂量平扫
B、常规下CT及PET扫描时均平静呼吸
C、金属植入物可影响CT图像对PET图像的衰减校正
D、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显像
E、CT与PET融合图像具有非实时性
参考答案:D
9.平行孔准直器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A、孔径越大,灵敏度越差,而分辨率越好
B、孔径越大,灵敏度越好,而分辨率越差
C、孔径越小,灵敏度越好,而分辨率越差
D、孔径越小,灵敏度越差,而分辨率越差
E、孔径大小与灵敏度、分辨率无密切关系
参考答案:B
10.肝胆动态显像时,其采集的速度应根据情况采集
A、30~60秒一帧
B、1~2分钟一帧
C、5~15分钟一帧
D、20~30分钟一帧
E、30~40分钟一帧
参考答案:C
11.我国现行的活度计检定周期不得超过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5年
参考答案:C
12.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运动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称为
A、电离密度
B、传能线密度
C、路径
D、径迹
E、射程
参考答案:E
13.螺旋扫描中,下列有关准直与有效层厚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实际层厚与准直宽度一致
B、有效层厚与螺距的大小无关
C、有效层厚与重建算法的无关
D、360°内插法图像较180°内插法有效层厚大
E、螺距越小,有效层厚就越厚
参考答案:D
14.带电粒子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中,传递给轨道电子的能量不足以使原子电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轨道电子运动到更高的壳层,这个过程被称为
A、湮灭辐射
B、激发
C、电离
D、次电离
E、原电离
参考答案:B
15.《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是由什么部门核发的
A、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B、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E、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参考答案:C
16.动态显像时,显像剂在体内运转速度较慢者,要求
A、采集的时间间隔缩短
B、采集的时间间隔延长
C、采集速度增快
D、采集速度逐渐增快
E、采集时间和速度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