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pptx
文件大小:22.75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4
总字数:约1.45千字
文档摘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培训20XX主讲人:时间:

01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03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02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04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目录______202X

PART.01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

01教育需求转变随着义务教育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课程需优化育人蓝图,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02社会环境变化科技进步、网络新媒体普及,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课程需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03教育政策导向国家强调课程教材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课程标准修订是落实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修订背景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科学、系统,有助于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核心素养培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修订意义

PART.02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落实“双减”政策,优化课程结构,如独立设置体育、信息科技等课程,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02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职责,强化监测与督导。03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明确时代新人培养具体要求,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细化目标。01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调整实施要求细化课程方案优化

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注重幼小衔接、从小学到初中以及与高中课程的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内容结构优化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指导性增强学段衔接加强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精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强化实践性要求。育人导向强化课程标准强化

PART.03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对自然、社会及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艺术表现是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内涵

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学生应提升审美感知能力,丰富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01课程总目标

以艺术综合为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积累艺术实践经验。第一学段(1~2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等艺术,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第二学段(3~5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进阶发展。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艺术课程,深入学习和实践,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艺术素养。第四学段(8~9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学段目标

PART.04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01课程内容结构

谢谢大家20XX主讲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