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需重塑与优化供应链
字数:3305
来源:物流2011年10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商场越来越挤,马路越来越堵,我们需要消费新模式”,受到当下中国
B2C快速增长的强大驱动,传统的快消与零售业的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商场越来越挤,马路越来越堵,我们需要消费新模式”,这是当下中国
B2C快速增长最直白的现实需求。正是这一需求的强大驱动,开始改变全球快
消与零售业物流甚或生产制造的传统模式。9月中旬,在沪举行的“2011亚洲
快速消费品与零售供应链高峰论坛”围绕重塑与优化供应链的主题,多位国际
快消、零售与电商企业高层管理者展开了从当前面临瓶颈、挑战到应对与改善
供应链的直面探讨,并分享了实践战略与解决方案。
来自B2C快速增长的挑战
这是一个快消与零售业转型的时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快消品
销售占比高达23%,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5833亿元,
同比增长16.8%。其中,电商占零售总额的百分比已近2.0%,预计到2020
年,中国网上购物将占中国零售总额比重将达9.1%,约4万亿人民币。
从传统的快消与零售方式到网购的急速增长,虽然时间还不算很长,但势
头迅猛、发展快速,省时、省力、省钱、省心和安全环保的优势,已经或必然
成为一种趋势,形成对现有快消与零售业供应链的倒逼与挑战。
1号店供应链规划总监王嘉豪直言,网络渠道价值凸显,B2C将成为国内
网购增长的新引擎。他以中美两国B2C增长的数据作了比较:美国Amazon
所代表的B2C在2002年至2009年的8年间,始终保持30%左右的强劲增势;
中国B2C的用户规模在2004年仅为0.06%,至2011年已达2.15%,预计
2012年达2.98%,年均增长的速度超过了40%。
无论是中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网购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传统
快速消费品与零售供应链架构和模式。
“海量SKU、拆零作业和订单配送的高时效性是共同面临的三大挑战”,
王嘉豪以1号店为例介绍说,作为一家综合类电商,1号店的SKU往往达到了
10万。海量SKU中,10%左右的SKU贡献了80%以上的销售额,但由于长
尾商品的存在是必须的,如果对所有的商品均采用同样的库存管理办法,那么
随着SKU数量的增多,仓库面积的扩大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样如果全国的
RDC都存放所有的SKU,那么巨额的库存和所需消耗的仓库资源将使得电商
无以为继。
“拆零作业是面临的第二个挑战”,B2C的每单件产品拣货所需时间大大
高于整托作业、整箱作业,“拆零作业使效率大大降低,出错几率大幅升高;
仓库越大,完成每张订单所需的走动距离越大”,王嘉豪坦言,拣货模式的选
择和拣货路径的优化在电商仓库作业中显得格外重要。
挑战之三是确保订单配送的高时效性。“客户选择货到付款,越长的送货
时间意味着越高的拒收率;顾客对快销日用品需要及时收到订单,否则会选择
在超市购买”,由此带来整个行业的时效标准的提高,必然需要对供应链中的
环节进行调整与优化,才能赢得市场的激烈竞争。
重塑供应链的实践战略
B2C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对供应链的挑战,同时也是市场细分与格局调整的
开始,而这一市场细分又蕴含着机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
细分,将出现专业的B2C物流公司,而物流细分市场的容量将不小于3000亿。
与此同时,还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自动化设备将整体提高物流作业水
平,逐步降低人海战术的使用;二是大单体仓库将重新定义标准仓库的格局;
三是催生更适合城市配送的专业配送车辆。
“快消品与零售的80%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区域,但网购的趋势是正在向三
先到五线城市延伸。”万络国际物流北亚区业务发展高级总监认为,供应链的
网络规划与管理设计非常关键。在供应链的重塑与优化方面,1号店、万络国
际物流、INFOR等一批外资背景的电商已开始迈开了探索与转型的步伐。
作为WALMART、AmeriCold、TARGET、CHRYSLER等一批国际巨头
的供应链网络设计者,INFOR曾帮助164个国家的超过7万个客户改进运营
和促进增长,先后取得了成功案例。INFOR商业咨询经理鹿崇以“客户需求驱
动型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