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油漆工艺守则
目录
TOC\o1-3\h\u2162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163622引用标准 3
2523油漆用材料 3
141274、油漆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防护 3
238855、油漆前工件的表面处理 3
127996、油漆的一般要求 4
151577、油漆方法及范围 4
134108、油漆质量检查: 6
19037附表一:燃油、燃气锅炉主要零部件油漆涂层及类别 6
1045附表二:水管锅炉及辅机零部件油漆涂层及类别 6
9059附表三:锅壳锅炉主要零部件油漆涂层及类别 7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油漆工艺守则
本守则规定了锅炉及辅机油漆的技术要求及工艺方法。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锅炉及辅机的油漆。
引用标准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GB/T16507《水管锅炉》
油漆用材料
锅炉及辅机零部件油漆类别的选用应按附表一、二、三选用,对用户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和图纸要求的规定执行。
油漆的稀释剂为二甲苯(混合二甲苯),200#溶剂汽油、香蕉水、油等(具体选用和稀释配比应根据油漆说明书选用)。
油漆、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超过有效储存期的油漆、涂料重新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油漆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防护
油漆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无日光直射的库房内,库房内应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库房内气温不宜过高,过高时应有降温措施,库库房附近应设立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
油漆施工场地应通风良好,并建在远离火种、火源的地方,并应有的防火措施。如:灭火装置及黄沙等。
操作人员上岗前经过安全知识和油漆专业知识培训。
操作人员应在施工前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对裸露在外的皮肤涂上医士林油膏。如外露皮肤被污染,应随时清洗干净。
筒体内油漆时应注意自身保护,防止中毒。如有异样感觉,应及时离开油漆现场。
油漆用毛刷应采用不脱毛漆刷,盛漆用具应洁净。若要改变油漆颜色,漆刷和盛漆器具必须清理干净后才能使用。
听装油漆在使用前应搅拌均匀。大桶装油漆开封前应将其倒置使其沉淀物松动后再开封搅拌,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开封未能一次用完的桶装油漆,封闭前应加入防结皮剂。或用油纸封面严实后倒入一定量的稀释剂,防止短期内漆面结皮。
5、油漆前工件的表面处理
除油处理:油漆前工件表面油污可采用碱性溶液,乳化剂或溶剂等清除工件表面上的油
污。
锈蚀处理:油漆前工件表面应作除锈处理,除锈方法可采用手工除锈,喷沙除锈和机械处锈。
手工除锈对一般工件表面黄色浮锈可采用钢丝刷或金属丝擦刷。有腐蚀层或氧化皮层的应用锤击震动清除或铲除腐蚀层后再用钢丝刷或金属丝除锈。
对油漆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油炉前后烟箱)可直接采用喷丸除锈,粒度应选用2~2.5mm为最佳。
对工件表面有焊接生斑飞溅或热压工件留下的龟纹可采用机械清除(在不损伤油漆工件的情况下使用)。
油漆工件表面如锤痕、凹坑、补板接头、工件过渡区域等影响整体美观区域部位在油漆前进行刮腻子、磨平处理,确保油漆面平整。
喷丸除锈的板材厚度应≥δ3mm,<δ3mm的板材如需要喷丸应先做试样,试样能满足油漆喷涂需要时方可进行。
除锈后的工件应在四小时以内进行油漆,不能保证按时或超时的工件,应二度清除表面浮锈,满足油漆要求后方可进行油漆。
6、油漆的一般要求
油漆时应避免在烈日、雨雪或浓雾下进行。
对需防锈而不需油漆的金加工件可涂防锈油脂,对加工精度较高的金加工件应采用“201”防锈油脂或无酸性工业凡士林。
耐腐蚀性较好的不锈钢,铜或铝合金制件不需油漆。
大面积的工件油漆或带有装饰性的面层油漆(如油炉前后烟箱,组、快装炉外护板面层)应尽量采用喷涂法,对不宜喷涂或面积较小的零部件可用刷涂油漆。
锅筒、集箱等管孔应涂防锈油脂防锈。
7、油漆方法及范围
油漆的方法一般分为:刷涂法、喷涂法。可根据产品部件油漆的需要选用。
刷涂法操作的一般要求:
刷涂法的毛刷一般分为硬毛刷和软毛刷两类,并有多种形状,操作时应根据需要选用。
操作应遵循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上后下、先斜后直的原则。垂直面应从上而下涂刷,水平面刷涂应沿光线照射方向进行。
漆刷蘸料时应不超过毛刷的二分之一,次数宜多不宜少,漆刷蘸漆不宜过于饱和,蘸漆后应沿漆筒轻刮除去饱和油漆再进行涂刷。
涂刷油漆的刷痕应平整均匀,避免有流漓、淤结、露底等现象。
涂刷油漆的范围一般为:锅筒、容器外表面、锅筒内部装置、集箱、减温器、管子外表、管式空气预热器、钢结构件、锅炉外护板、内层及外层底漆、烟箱内外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链条炉排底座、组装炉的上部底座在制造完工后应进行内外侧
(或面层)油漆,待油漆干燥后再进行辅炉排或组装。
组装锅炉的对流管束在装配前应予先油漆(二端各留50mm不油漆)。
快、组装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