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蝶鞍区域病变影像诊断与分析策略课件.pptx
文件大小:21.7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5
总字数:约6.05千字
文档摘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鞍区解剖结构复杂,病变种类繁多,包括多种肿瘤、感染、炎症、发育性和血管性病变。鞍区病灶所处位置是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正常解剖

D

C

BA

0

DXYCN

G

H

M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FG

E

AB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Identify

DetermineEpicentreofthelesion

Analysetheles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pituitaryglandsellaturcica

In,above,beloworlateraltothesella

signal,cystic,solid

flowvoid,calcifications

DifferentialDiagnosis

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鞍区解剖

诊断思路

·常见肿瘤影像学表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根据病灶起源的解剖结构,对鞍区的病变进行

归类分析:

.1、垂体腺:垂体腺瘤、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

2、垂体柄: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嗜酸性纳芽肿、转移瘤

3、视交叉:神经胶质瘤、脱髓鞘病变

4、+下丘脑:胶质瘤、错构瘤、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脑膜:脑膜瘤、转移瘤、感染性病变(结核性脑膜炎、结节病)

蝶窦/颅底骨(斜坡):鳞状细胞癌、脊索瘤、肉瘤、转移瘤、炎症

7、海绵窦:CCF、神经鞘瘤、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a8管(颈内动脉):动脉瘤

垂体腺

垂体瘤

Rathkes囊肿

颅咽管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

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垂体微腺瘤d1cm

垂体大腺瘤d1cm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囊性垂体瘤是垂体瘤发生出血、坏死、液化而形成的带囊变的垂体肿瘤,病灶实质部分常能被造影剂增强。其MRI特点是:(1)MRIT1WI大多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主要位于鞍内,常偏向一侧;(2)鞍内正常垂体结构消失,

病灶与正常垂体分界不清;(3)其囊壁较厚而欠均匀,增强较明显,且囊内常残留肿瘤组织,故增强扫可见囊壁或囊内及肿瘤组织不同程度增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鉴别诊断:

鞍区蛛网膜囊肿/空泡蝶鞍:孤立的鞍内囊肿;脑池经未穿孑L的鞍隔疝入鞍内;第三脑室向下突至垂体凹;漏斗终端扩大的多发性先天性囊肿。其MR信号示囊液与脑脊液的信号基本一致壁薄无强化;蝶鞍增大;垂体均呈不同程度受压变扁,高度均3mm,紧贴于鞍底。垂体上缘凹陷,横断面呈半环形,矢状面呈弧线状,冠状面垂体与垂体柄共同构成“锚征”,但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垂体柄矢状面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向后偏移,冠状位居中或稍偏位,横断呈点样或柄状,称之为点样征或柄征。视神经上抬,垂体与视神经的距离延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鉴别诊断:

R.athke囊肿为圆形或类圆形薄壁囊状病变,

多数以垂体为中心穿过鞍膈向鞍上池生长,

Rathke囊肿病人中可见正常的垂体组织。基本无钙化,即使出现也仅为囊壁的曲线样钙化。通常

镜为高信号。由于囊肿执容物成分多变,其MR表I信号亦随之有所变化。Rathke囊肿MR

低为:(高1)信号M,RT2WII1I号大,多位呈于鞍内,居中;(2)病变一般无钙化,可见正常垂体,并且病变与正常垂体分界清楚;(3)增强扫描一般不增强或仅见囊壁增强。

T1T2

T1+Gd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垂体大腺瘤

·多发生于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异常

合CT: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雪人征”

可有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少见(是一种营养不良性钙北,但有时生长缓慢的肿瘤、出血及纤维变性有钙盐沉积)视交叉受压移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Rathke囊肿

Rath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