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塔钢塔柱加工控制要点
1、塔柱焊接要求
⑴为了减少因焊接产生的附加应力、焊缝残余应力及边缘材料局部应力,消除或减少构件不规则变形。应对各类钢结构工地焊接顺序作出严格规定并切实执行。
⑵拱塔节段施焊顺序应对称于桥轴线,并对称于构件自身的对称轴,均匀、对称、同步协调的实施。
2、钢结构备料
⑴本桥钢材用Q345D,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的规定。
⑵本桥供货钢材必须具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进场按照国家标准验收。
⑶焊接材料应由钢结构加工单位按技术要求选用,并经过专项实验评定后确定。
⑷选用焊条、焊丝+焊剂与钢材焊接后,其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延伸率及冲击韧性应相当并不低于母材的力学性能。
⑸焊接材料供货应附有生产厂家证明书,应按要求抽查复验焊剂及焊丝。
3、钢结构制作加工准备
⑴制造厂应制定工艺文件,并遵照其执行。工艺文件作为指导上报监理。
⑵放样、样板制作应严格按照要求预留制作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工艺。
⑶样板工艺草图应标明产品名称、件号、数量、材料牌号及厚度。
⑷下料前应检查钢板牌号,厚度,确认无误好后下料。
⑸结构零件尺寸超过板材尺寸,应先拼板后下料。
⑹主要受力构件的下料应尽量使其受力方向与钢板的轧制方向一致。
⑺气割前应将钢板表面切割区域的铁锈、污物清除干净,切割后应将熔渣、氧化皮清除干净。
⑻零件切割允许偏差:手工切割—2.0mm;自动半自动切割—1.0mm;切割截的不垂直度—1.5mm。
⑼切割时控制割矩摆动,调整断面垂直及坡口角度,防止缺口
⑽零部件缺口应不小于2mm,小于等于2mm用砂轮机打磨平顺光滑,大于2mm时应按照缺陷修补法进行修补。
⑾对用气割开坡口的钢板坡口表面,应用砂轮机将坡口表面不平处打磨光顺并显示出金属光泽。
⑿冷矫时缓缓加力,室温不低于5℃,总变形率不大于2‰。
⒀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低合金结构在加热矫正后自然冷却。
4、连接螺栓
⑴节段间连接用的螺栓采用M24高强度螺栓,板件上的栓孔为Φ26.00mm。
⑵高强度螺栓的栓孔精度为:用Φ25通规测,贯通率为100%。
5、钢结构的组装
⑴组装前,零部件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皮、油污水份清除干净,坡口表面及不平处用砂轮机磨光顺,并显示出金属光泽。
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进行。
⑶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定位焊焊缝长度50-75mm,焊脚尺寸一般不大于设计焊脚一半,并应由合格上岗证书的焊工定位焊。
⑷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⑸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封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⑹当采用模夹具组装时,拆除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面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⑺组装后构件自由边,全部用砂轮机打磨棱角后方可进入涂装。
⑻焊接连接件允许偏差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⑼拼装检查合格后,应标注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
⑽钢塔节段验收合格后,应在厂内进行钢塔试拼,试拼时各项精度要求指标包括垂直度、全长、轴线偏差、拼接错位、高强度螺栓孔德直径和铅垂度等均需要满足相关要求。
6、焊接和焊接检验
⑴施工单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形成指导性文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⑵应对焊工进行上岗培训,合格后可从事工作。
⑶应对焊接基集中和刚性较强的节点编制详细的焊接程序。
⑷焊条使用前需经过350℃-400℃烘焙两小时,施焊时焊条应放在保温桶中,防止受潮。
⑸施焊前,检查焊件接头,不符合则应及时处理。
⑹焊接时要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工,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⑺构件与板缝相交时,应先焊板缝后再焊构件角缝焊。
⑻焊接应采用双数焊工从中间逐渐向外,左右对称进行,以保证构件自由收缩。
⑼多层多道焊接应连续施工,每层焊道焊接完毕后及时清渣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⑽埋弧自由焊对所有对接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息弧板,引弧板的坡口形式、材料与工件相同。焊后切除并修磨平整。
⑾、埋弧自动焊,要求在施焊中不应断弧,如发生断弧应按照规定将停弧处刨成1:5的坡度后,再继续搭接50mm进行施焊,焊接应搭接圆滑一致。
⑿环境温度低于0℃时,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⒀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明原因,定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⒁焊接返修应按返修工艺进行,同一部位不得出现二次返修,超出二次时,应由制作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
⒂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