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教育学)-美育基础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2.教师提高审美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3.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4.健康人格具有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健康人格的哪个特征()
A、整体性
B、协调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5.美学最终的落脚点是()
A、创造美
B、审美心理学
C、美的哲学
D、美育
6.家庭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A、胎儿美育
B、游戏一艺术美育
C、环境美育
D、课外活动美育
E、景观美育
7.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8.美育作为趣味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感性品格
B、生理感觉
C、精神属性
D、生命活力
E、创造力
9.幼儿的撕纸有一个由无意识地玩纸到()撕出一定的图形的发展过程。
10.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A、原创性
B、实用性
C、活泼性
11.科学美作为美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其基础是()
A、科学文化知识
B、先天遗传素质
C、物质生产实践
D、与生俱来的
12.中国书法的造型特征是()。
A、书为心画
B、和谐
C、线的抽象
D、比例匀称
13.在西方,“趣味”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审美鉴赏力,即()
A、情趣
B、美感
C、感悟
D、感性。
14.()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
B、生理机能说
C、刺激反应说
15.审美能力包括()
A、审美感知能力
B、审美创造能力
C、审美鉴赏能力
D、审美感觉能力
E、审美欣赏能力
16.真正拉开中国美育帷幕的,当属春秋时期的()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7.在原始社会,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常常是(),而在文明社会,这种关系则常常是个性的。
A、共性的
B、个性的
C、双面性的
D、多重性的
18.一朵花尽管有色彩,有香味,但若没有人去观赏,也只是一朵花而已,不是美。这是()的观点。
A、主观派
B、客观派
C、主客观统一派
19.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具体内容有()
A、解放人的感性
B、泄导人的感性
C、升华人的感性
D、道德教化
E、情感教育
20.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
B、创造心理
C、制作心理
21.孔子以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品质相比拟,最早提出()思想。
A、诗教
B、乐教
C、比德
D、言志
22.教师审美素养的特征,除了广泛性、发展性之外,还有()
A、确定性
B、共同性
C、具体性
D、专业性
23.美的大量存在的形式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形象美
D、行为美
24.试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五讲四美”的“四美”的教育?
25.美学研究的四部分内容中以()为归宿。
A、美的哲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