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MakingfriendsPartCProjectReadingti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1MakingfriendsPartCProjectReadingtime,主要学习关于友谊和问候的阅读理解。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中Unit1Makingfriends的词汇和句型相关,学生已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能力,理解并运用与友谊相关的词汇和句型;通过文化对比,增强文化意识,认识到不同文化中友谊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文本,锻炼思维品质,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参与互动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运用与友谊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Hello,mynameis...,Howoldareyou?,Ihaveafriendcalled...等,以准确表达个人信息和问候。
②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识别并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如人物、地点、事件等。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在面对较长的句子和复杂结构时。
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不同国家的问候习惯和友谊的表达方式。
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深层含义和重要性。
④帮助学生将阅读理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即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1MakingfriendsPartCProjectReadingtime的相关篇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不同国家的人们打招呼的场景,以及与友谊主题相关的图表,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3.教学视频:选择与友谊主题相关的英文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文化背景。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室内布置与友谊相关的主题墙,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友谊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孩子们一起玩耍、分享快乐的时刻。
简短介绍友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友谊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友谊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特征,如相互信任、支持和理解。
详细介绍友谊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如共同兴趣、相似价值观等。
3.友谊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友谊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友谊案例进行分析,如不同文化中友谊的表达方式。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友谊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友谊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友谊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友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友谊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友谊。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友谊的价值观。
知识点梳理
1.友谊的定义和特征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基于相互的信任、支持和理解。
-友谊的特征包括:共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