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security)是指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引发,
直接影响甚至威胁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与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国性问题以
及与此相应的一种新安全观和新的安全研究领域。它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
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国际恐怖活动与有组织犯罪等。
2.国家安全(statesecurity):指以主权国家行为体为主要指涉对象的安全问
题。从内涵上看,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国家利益不受威胁、侵害和破坏的状态。国
家安全的外延很广,从纵向上看,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大领域;从横向上
看,国家安全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安全等诸多领域。
3.军事安全(militarysecurity):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军事相关利益不受威胁
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主权国家有效应对来自国家外部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入侵,
确保国家领土、领空、领海等主权利益不受外敌的军事侵犯。
4.恐怖主义(terrorism):任何以胁迫一定人口、某个政府或国际组织为目的,
造成平民死亡或对其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均为恐怖主义行为。其具有暴力
性、政治性和恐惧性。
5.核不扩散条约(NuclearNonproliferationTreaty,NPT):是国际社会防止核
武器扩散的基石,其目的是防止核武器的全球扩散,在既能保证在国际监督与核
查下国家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同时,又能防止核武器的扩散,签署于1968年7月
1日。
6.国际安全机制(InternationalSecurityRegime):一般是由一系列的条约、
组织、单边或双边协定以及多边的核查机制组成。它是以国家之间为减小对安全
的威胁,增进信赖,创建对话和合作框架的一种架构。
7.环境安全(environmentalsecurity):主要是指生态环境领域的利益不受威胁
的状态。具体是指地球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因此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化对人类
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也不构成危险和威胁的状态。
8.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即一国的安全与强大意味着另一国的安全与强
大受到削弱的“零和状态”。一国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会增加他国的不安
全感,会被他国视为一种威胁,这样的恶性互动,必然会带来困境。一国追求自
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加其他国家的不安,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
性,而把另一方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从而导致国家间的普遍恐惧感和不信任
感。
9.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主要是指国家在社会领域的利益不受威胁的状
态。对国内研究而言,社会安全意味着通过国家和社会救助保证国内居民免受可
能遭遇的各种危险及意外,如疾病、失业、年老、工伤等的威胁而处于安全状态。
对国际关系研究而言,社会安全意味着一国的社会秩序、社会文化和居民生命财
产安全等社会利益不受外来入侵而处于安全状态。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安全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的统一?
安全既是一种客观态势,即客观上不存在外来攻击、侵犯的状态和事实;安全也
是一种主观认知,它指的是没有恐惧,不担心会有外来的威胁,不存在外来攻击
的恐惧感。但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上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只是相对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全更是主观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安全是对抵制外来
攻击和防卫自身安全能力的感觉,它涉及对自身力量、对敌友力量和意图的判断
和对未来发展形势及维护安全形势的信心。
2.如何理解安全具有多维性?
安全的多维性体现在安全的主体是多层面的,安全的内容是全面的。安全无论从
纵向还是横向方面都是多层面的。在纵向上,安全分为国际体系、国际子系统(即
国际组织)、单元(如国家、民族、跨国公司等)、子单元(如官僚机构、院外集
团等)、个人这五个层次。在国际体系中,尽管国家是安全的主体,但不是唯一
的主体,安全的主体再由国家向内(即个人)和向外(即全球)两个方向延伸。
在横向方面,安全包括了经济、环境、社会、军事、政治五个方面。
3.简述非传统安全的特点
(1)安全主体的多样性,传统安全将民族国家作为安全研究的主体,非传统安
全将跨国公司、恐怖集团等非国家行为体、纳入安全研究的议程。
(2)安全议题的拓展,传统安全将安全研究的领域局限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
非传统安全关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3)安全目标的延伸,传统安全的目标仅仅在于维护单一层次的国家安全,而
非传统安全涉及国民、国家和国际三个层次的安全。
(4)安全维护手段的多样化,传统安全主要将国家实力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