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结算案例案例1
假设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向美国史密斯公司出口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万美元。
1
结论:通过上述业务活动,国际间由于贸易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得到顺利清偿。
由此可见,动态的外汇定义概括了外汇原理的基本特征
①结汇通知书
开出美元汇票②
承付确认书⑤
索汇④
分析:
进口商
出口商
案例2
假设美英两国发生一笔交易,英国某出口商向美国出口某商品,当时国际结算方式有两种:
1、直接输金结算
2、汇票等支付手段代替金铸币结
算输金费率为6‰
3
分析:
若市场上英镑需求大于供给,英镑汇率必然上升。当英镑价格过高,超过铸币平价+输金费用的水平时,则美国进口商一定以输出黄金方式完成结算,而不采用票据支付方式。
与上述相反,若英镑汇率下跌,英镑价格低于铸币平价-输金费用的水平时,则美国出口商一定以输入黄金方式完成结算,而不采用票据方式结算。
结论:
由于存在输金方式,通过黄金的输出入结算,实现了汇率向铸币平价的回归,并形成了以铸币平价为基础,以黄金点为波幅的汇率形成及调解机制。
5
二.购买力平价案例
——世界范围内“巨无霸”的价格
一价定律: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两个国家生产和消费的同一种商品,其价格上的差异不会超过运输成本,汇率将移动到使两个国家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同的水平上(当以此汇率转换时)。
下表列示了1995年8月“巨无霸”在美国和8个国家的价格(第2栏),
表中同时列出了1995年8月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1美元外国货币的数量表示 (第3栏)。
6
国家(货币)
“巨无霸”价格
实际汇率(外国货币/美元)
“巨无霸”
美元的价
格
购买力平
价汇率
(外国货
币/美元)
高估(+)
和低估情况(-)
澳大利亚(AUD)
A$2.06
1.36
$1.51
1.08
+26%
英国(GBP)
f1.45
0.65
$2.23
0.76
-15%
加拿大
(CAD)
C$2.27
1.36
$1.67
1.19
+14%
法国(FRF)
Fr15.4
5.06
$3.04
8.10
-38%
德国(DEM)
DM3.9
1.48
$2.64
2.05
-28%
意大利(ITL)
L3700
1623
$2.28
1947
-17%
日本(JPY)
¥322
96.9
$3.32
169.5
-43%
瑞士(CHF)
SFr4.89
1.23
$3.98
2.57
-52%
美国(USD)
$1.90
——
——
——
———
7
资料:
运用“巨无霸”的国外价格和实际汇率比较1995年外国“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与美国国内
“巨无霸”的价格1.90美元(第4栏)。
“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从瑞士最高的3.98美元到澳大利亚最低的1.51美元不等。
第五栏是相应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以各国
“巨无霸”的国外价格(第2栏)除以其美元价格1.9美元得出。
8
由于各国“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不同,因而相应的PPP汇率与实际汇率也不同。
如果国外“巨无霸”比美国便宜,那么实际汇率 (外国货币除以美元)比PPP汇率高,美元被高估。如果国外“巨无霸”比美国的贵。
实际汇率就低于PPP汇率,美元被低估。
9
资料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在1995年8月美元相对表中8个重要国家货币中的6种货币被低估。
“巨无霸”在欧洲和日本的价格高于美国。
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发现于1995年和1996年经过精心测算得出的美元被低估的结论是一致的。
说明,即使忽略旅费,一个美国人在美国旅游比到国外旅行更便宜(除了澳大利亚和加拿
大)。
10
三.外汇交易案例
案例1:
德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价值10万美元的商品,预计3个月收回货款,签订出口合同时的汇率为1$=1.20E,为避免美元汇率下跌给德国出口商带来损失,德国出口商与银行签订了卖出10万$,期限三个月,汇率
1$=1.20E的远期外汇交易的合同。
若德国进口商从美国进口价值10万$的商品,其他条件不变,为避免汇率风险,
德国进口商签订远期买进10万$期汇合约。
11
$1:1.25E10万$=125,000E
$1:1.20C10万$=120,000E
$1:1.15E10万$=115,000E
出口10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