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屋面防水改造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1.71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5
总字数:约5.07千字
文档摘要

屋面防水改造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屋面防水改造工程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屋面现状:屋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防水层老化、破损,部分区域有积水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结构安全。

4.改造目标:通过对屋面防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确保屋面在改造后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顺畅、使用年限满足设计要求的目标,有效解决屋面渗漏问题。

二、编制依据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3.《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

4.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

5.现场勘查记录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屋面防水改造的具体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

2.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防水材料,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准备好配套的辅助材料,如基层处理剂、密封材料、胶粘剂等。

材料应妥善存放,避免受潮、雨淋和暴晒,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干燥。

3.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防水施工经验和技能,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分工明确、协作有序。

4.机具准备

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如热熔喷枪、喷枪、刮板、扫帚、小平铲、吹风机等,并确保机具性能良好,能正常使用。

准备好计量工具,如磅秤、量筒等,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四、施工工艺

1.屋面基层处理

清除屋面上的杂物、灰尘、油污等,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对屋面存在的裂缝、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填补,并压实抹光。

用扫帚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后,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基层处理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流坠等现象。

2.附加层施工

在屋面阴阳角、管道根部、水落口等部位,先铺贴一层防水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每边不小于250mm。

采用热熔法施工,将卷材附加层平整地铺贴在基层上,卷材与基层之间应满涂胶粘剂,铺贴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其粘贴牢固,不得空鼓。

附加层卷材铺贴完成后,用喷枪对卷材接缝处进行加热,使其热熔后相互粘结牢固,并用铁抹子压实,确保密封严密。

3.防水卷材铺贴

根据屋面尺寸和卷材规格,合理裁剪卷材,卷材的铺贴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平行于屋脊铺贴。

采用热熔法施工,先将卷材一端固定在基层上,然后用喷枪加热卷材底面,使其表面熔化,立即向前滚铺卷材,并用力压实,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卷材铺贴过程中,应注意卷材之间的搭接顺序,先铺长边搭接缝,后铺短边搭接缝,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

卷材铺贴至屋面边缘时,应上翻至墙面一定高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250mm,并采用密封材料将卷材与墙面密封严密。

4.收头处理

卷材铺贴完成后,对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采用密封材料将卷材收头处密封严密,防止雨水渗漏。

收头处应固定牢固,可采用金属压条或水泥钉等方式固定,然后用密封材料将固定部位密封。

5.保护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在防水层上施工保护层。如采用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防水层表面洒水湿润后,铺设厚度为2030mm的水泥砂浆,并用抹子压实抹光,表面应平整、光滑。

如采用块体材料保护层,应先在防水层上铺设隔离层,然后铺设块体材料,块体材料应铺设平整、牢固,缝隙应均匀一致,并用水泥砂浆勾缝。

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保护层质量。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试报告。

屋面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试验。

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一般项目

卷材的铺贴方法和搭接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