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6T-环境空气颗粒物的快速检测 β射线法.doc
文件大小:409.4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5
总字数:约6.35千字
文档摘要

DB37/TXXXX—20XX

PAGE

PAGE5

PAGE

PAGEi

20XX-XX-XX实施20XX

20XX-XX-XX实施

20XX-XX-XX发布

DB36/TXXXX-20XX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环境空气颗粒物的快速检测β射线法

Ambientair—Rapiddetectionofparticulatematter

Beta-raymethod

(送审稿)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发布

发布

DB36/TXXXX—20XX

DB36/TXXXX—20XX

PAGE

PAGEii

PAGE

PAGEi

目次

TOC\o1-3\h\z\u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方法原理 2

5干扰和消除 2

6试剂和材料 2

7仪器和设备 2

8采样和测定 3

9结果计算与表示 4

10精密度和准确度 4

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

12注意事项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β射线仪器系统组成示意图 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DB36/TXXXXX-2023

PAGE

PAGE5

环境空气颗粒物的快速检测β射线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便携式β射线法。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也适用于无组织排放中颗粒物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93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817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

HJ1100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β射线法自动监测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le(TSP)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3.2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particlematter(PM10)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3.3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particlematter(PM2.5)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3.4

β射线beta-ray

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发出的电子流。

注:β射线源可以使用147Pm、14C或85Kr等放射源。

4方法原理

样品空气通过切割器以恒定的流量经过进样管,颗粒物截留在滤膜上。用β射线照射滤膜,根据采样前后单位面积的滤膜上β射线衰减量得出滤膜上捕集的颗粒物质量和同时抽取的气体体积,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β射线衰减量与颗粒物的质量遵循以下吸收定律:

N=

(1)

式中:

N——单位时间内通过滤膜的β射线量;

N0——单位时间内发射的β射线量;

K——单位质量吸收系数,cm2/mg;

M——单位面积颗粒物质量,mg/cm2。

颗粒物质量经如下方法测得:

步骤1:空白滤膜的测定

N

(2)

步骤2:颗粒物截留后滤膜的测定

N

(3)

合并式(2)和(3)得:

N

(4)

?m=1klnN1N2

式中:

N1——单位时间内通过空白滤膜的β射线量;

N2——单位时间内通过颗粒物截留后滤膜的β射线量;

K——单位质量吸收系数,cm2/mg;

m0——单位面积空白滤膜的本底颗粒物质量,mg/cm2;

Δm——单位面积滤膜上截留的颗粒物质量,mg/cm2。

5干扰和消除

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当相对湿度大于40%时,可通过动态加热的方式消除影响,同时需要控制加热功率和加热温度。

6试剂和材料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