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接球+投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篮球传接球+投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本章节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旨在提高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篮球技能水平,为后续篮球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生通过学习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提升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健康;通过团队合作和规则遵守,培养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的习惯。
学习者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高一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球和基本脚步移动,但对于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的细节掌握不足。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篮球运动普遍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但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学生可能更擅长视觉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动作模仿。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传接球时机把握不准确,投篮动作不规范,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定型。此外,协调性和力量不足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相关的教材或学习资料。2.辅助材料:准备篮球技术动作示范视频、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3.实验器材:准备篮球、篮球架、秒表等,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4.教室布置:设置篮球场地,划分练习区域,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篮球比赛中哪些动作至关重要?”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篮球中的传接球和投篮技术,这两个动作在比赛中起到关键作用。”
讲授新课(10分钟)
1.教师讲解传接球动作要领:姿势、手型、用力方向等。
2.展示标准传接球动作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细节。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传接球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传接球练习,互相纠正错误动作。
2.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指出并纠正问题。
3.学生练习投篮技术,教师讲解投篮动作要领:姿势、手型、用力方向等。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投篮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在传接球和投篮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动作要领。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与学生进行传接球和投篮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指导。
拓展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传接球和投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出挑战性任务,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传接球次数”等,激发学生潜能。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的关键要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教学双边互动,注重以下重难点:
1.传接球时机把握:强调观察队友位置,准确判断传接球时机。
2.投篮动作规范:注重姿势、手型和用力方向,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定型。
3.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掌握: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基本技术,包括正确的姿势、手型、用力方向等,为参与篮球运动奠定了基础。
2.动作规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动作定型,减少了错误动作的出现,提高了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协调性与力量: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协调性和身体力量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传接球和投篮过程中,手臂和腰腹的力量得到了锻炼。
4.团队合作: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如何配合队友,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在传接球练习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队友的位置,适时传球;在投篮练习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5.运动能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篮球运动能力得到了增强,表现在运球、跳跃、跑动等方面的技巧和速度都有所提高。
6.体育品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积极进取的体育品德。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7.健康行为: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学生的健康行为得到了改善,如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8.情绪调节:篮球运动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运动,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9.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