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
??摘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用法。通过对了在不同语境下的功能分析,结合大量实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的具体用法,包括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表示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以及了在句中的不同位置和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关系等,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了这一语法点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语法点。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准确理解和运用了并不容易,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和用法。掌握了的用法对于学习者构建正确的汉语句子结构、表达准确的语义以及理解汉语的动态变化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了的用法并清晰地传授给学习者,是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了的基本分类及主要用法
(一)了1
1.表示动作的完成
了1通常接在动词后面,表示某个动作已经结束。例如:
我吃了饭。
他看了书。
在这两个例子中,吃了看了明确表明吃饭和看书这两个动作已经完成。
再看: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买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并且已经完成,用了1来体现。
2.用于祈使句表示动作的实现
在祈使句中,了1可以表示要求对方完成某个动作。比如:
快把作业做了!
把门关上了!
这里做了关上了是希望对方立刻去完成作业、关门的动作,强调动作的实现。
(二)了2
1.表示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了2一般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
下雨了。
他感冒了。
下雨了说明天气状况从之前没有下雨变成了现在正在下雨,是一种变化;他感冒了表示他的身体状况出现了新情况,即感冒了。
又如:她变漂亮了。体现了她在容貌方面有了变化,变得更漂亮了。
2.与时间词搭配表示变化
了2常常和时间词一起使用,突出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例如:
现在已经十点了。
昨天已经过去了。
现在已经十点了表明时间从之前的某个时刻到了现在的十点,时间发生了变化;昨天已经过去了说明时间从昨天这个时间段推移到了现在,昨天的情况成为过去,也是一种变化。
(三)了在句中的位置及相关影响
1.位于句中
当了位于句中时,一般是了1,它和动词紧密相连,表示动作的完成。例如:
我已经吃了饭去上班。
他看了书就睡觉了。
在我已经吃了饭去上班中,吃了饭是先完成的动作,然后才去上班;他看了书就睡觉了里,看了书是在睡觉之前完成的动作,了在句中准确地体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和完成状态。
2.位于句末
句末的了可能是了1,也可能是了2。如果是了1,强调动作的完成;如果是了2,强调变化或新情况。例如:
我吃了饭。(句末了为了1,强调吃饭动作完成)
下雨了。(句末了为了2,强调天气变化)
有时候一个句子中可能同时出现了1和了2,如:我吃了饭,外面下雨了。前一个了是了1,后一个了是了2,分别表示动作的完成和情况的变化。
三、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一)与时间词的搭配
1.过去时间词后接了
当句子中有过去时间词时,了的使用更能明确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完成状态。例如:
昨天我去了超市。
上个月他学会了开车。
昨天上个月是过去的时间,去了超市学会了开车表示在这些过去时间里动作已经完成,了起到了时间和动作完成的衔接作用。
2.时间词前接已经与了配合
已经和时间词以及了一起使用,强调时间的推移和动作的完成。例如:
已经三点了,我们该出发了。
已经冬天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这里通过已经突出了到三点、到冬天这个时间点,并且了表示情况的变化,如到三点这个时间需要出发,到冬天天气有变冷的变化。
(二)与副词的搭配
1.都与了的搭配
都和了常常一起使用,强调动作的全部完成或情况的全面变化。例如:
同学们都走了。
花都开了。
同学们都走了表示所有同学都完成了走这个动作;花都开了表示所有的花在当前都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即全面发生了变化。
2.还与了的搭配
还和了搭配时,有时表示动作或情况持续存在。例如:
他还没吃了饭呢。
这里还没吃了饭表示到现在他吃饭这个动作还没有完成,持续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但这种用法在实际中相对较少,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仔细理解。
四、了在不同句式中的用法
(一)陈述句
1.一般陈述句中了的用法
在一般陈述句中,了按照前面所述的了1了2的用法来体现动作完成或情况变化。例如:
我打扫了房间。(了1,动作完成)
树叶黄了。(了2,情况变化)
陈述句通过了清晰地传达了事件的状态,是过去完成的动作还是现在出现的新情况。
2.存在句中了的用法
存在句中也会用到了。比如:
桌子上放了一本书。
教室里来了很多学生。
在桌子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