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第二赤道坐标系基本轴:地球自转轴基本大圆:天赤道,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延展以后与天球相交的大圆,自然天体东升西落的运动总是沿着与天赤道平行的小圆进行的。基本点:春分点天体,如M,在赤道坐标系中的一对坐标是赤纬δ和赤经α。通过天北极P和M做大圆与赤道相交于点M’。弧长MM’称为M点的赤弧,弧长?M’称为M点的赤经。约定赤纬从赤道向天北极和天南极度量,正负各90°,向北为正。赤经从春分点算起,沿天赤道向东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是表示天体在纬向上与天赤道的距离,在经向上表示与春分圈的距离。在较短时期内,天赤道与春分圈的空间位置是变化很小的,所以,用这种赤经和赤纬注明的天体位置所编制的星表在较短时期内总是适用的。不过,由于地轴是摇动的(地轴进动),天赤道的空间位置是摆动的,春分点在黄道上每年西退50.29,西退周期为25800年,所以,在较长时间内,天体的赤经和赤纬也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星表都要注明编制的年份。赤道坐标系没有地平坐标系直观,因为人们很难凭感官判断天赤道在天上的位置,更无法确定春分点是天上哪一点。但赤道坐标系与观测者所在的地面位置无关,对任何地点都是一样的。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大圆和基本点都和天体一样参与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因而天体的赤道坐标不因东升西落而变化,是相对固定的。赤道坐标系与地平坐标系的优缺点刚好互补。天文学中更常使用的是赤道坐标系。SchoolofEarthandSpaceSciencesSchoolofEarthandSpaceSciences第二章天体和天球及其坐标系统2.1天体和天体系统2.1.1天体概念及主要天体介绍天体概念目前把天体认为是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亮)、彗星、流星体、陨星、小行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以及暗物质等。2.主要天体介绍星??是天体中的主体。一般认为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自身会发热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称为恒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除了月球和行星,我们在夜晚所见的众星大多为恒星。①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特殊工具和特殊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空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叫恒星。②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仅是恒星的大气,恒星的内部,特别是内核密度都很大,显然不一定是由气体组成,何况象白矮星、中子星(包括脉冲星)这样的致密恒星,已不是由气体组成的,而恒星自身发光也是恒星演化史上某一阶段的现象。③恒星有许多种类,恒星有生有灭。由成团的恒星组成的,被各成员星的引力束缚在一起的恒星群称为星团,主要有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两种。星?指绕恒星运行、自身不会发可见光的天体。到目前为止,人们仅能视察到太阳系内的行星;别的恒星的行星系統,想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显然目前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用精密设备测定恒星光谱红移和紫移,根据晃动的恒星现象而确认是否有行星。目前有天文学家已经搜索发现一些太阳系外的行星。例如:大熊座47有一颗行星;仙女座υ恒星有3颗行。卫星?指绕行星运行、自身不会发可见光、以其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至今人们也仅是观察到太阳系内的卫星,据资料,至2003年发现的太阳系卫星数达130多颗。12彗星?主要由冰物质组成,以圆锥曲线(包括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轨道绕恒星运行,当靠近恒星时,因冰物质受热融化,蒸发或升华,并在恒星粒子流(如太阳风)的作用下拖出尾巴的天体。至今人们也仅观察到太阳系内的彗星。流星体?是绕恒星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其轨道千差万别。在太阳系中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称为流星群。当流星体或群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很高,进入地球大气层因摩擦生热燃烧发光,形成明亮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大流星体未燃尽而降落在地面称为陨星。陨星中含有许多种矿物元素,近年来还发现在陨石中存在有机物。?星云和星系?星云是指银河系空间气体和微粒组成的星际云。一般它们体积和质量较大,但密度较小;形状不一,亮暗不等。过去在星云性质不清楚之前,把星云分为河内星云和河外星云两种。河内星云实质就是星云,是银河系内的一些星际物质;河外星云就是现在说的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星际物质?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各种各样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线,统称为星际物质。在现代天体物理中星际物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猎户座大星云银河系全景图人造天体?在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后才有的天体。现有人造卫星、宇航器(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等。虽然有的人造天体已瓦解,失去设计时功能,但每一块小碎片(宇宙垃圾)仍然是人造天体。现运行在空间的人造天体已有上万个。可视天体和暗物质?在大量的宇宙物质中,人类把看得见的(在可见光波段)称为可视物质,看不见的称为不可视物质或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