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制度欧庙中心卫生院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四、会诊制度五、急诊会诊制度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疗核心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八、术前讨论制度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查对制度十一、医生交接班制度十二新技术准入制度十三、病历管理制度十四、分级护理制度医疗核心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代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医疗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对危急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报告科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及时组织会诊。危急重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护送;如接诊条件有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危急重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医疗核心制度
二、查对制度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或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4、给药前,应注意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医疗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手术室1、接患者时,要查对可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的敷料与器械数。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医疗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医疗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时,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医疗核心制度
检验科1、收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医疗核心制度
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医疗核心制度
放射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医疗核心制度
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理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4、针刺治疗前、后,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和有无断针。医疗核心制度
心电图、超声波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医疗核心制度
三、分级护理制度1.特别护理1.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病人。1.2护理内容1.2.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1.2.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医疗核心制度
1.2.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1.2.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2.一级护理2.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发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医疗核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