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基本组成,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
B.物质只由原子组成
C.物质只由分子组成
D.物质只由离子组成
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A.铁生锈
B.木材燃烧
C.水蒸发
D.食物腐败
3.下列哪种物质是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4.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A.鸡
B.蛇
C.鲸鱼
D.青蛙
5.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A.蘑菇
B.海藻
C.蚕豆
D.猪笼草
6.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
A.塑料
B.橡胶
C.铁
D.玻璃
7.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反应?
A.水结冰
B.木材切割
C.酒精燃烧
D.石块破碎
8.下列哪种物质是半导体?
A.铜
B.铁
C.硅
D.铝
9.下列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
A.鸟
B.鱼
C.蛇
D.兔
10.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A.松树
B.蕨类植物
C.桃树
D.蕈菇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
1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和________。
13.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森林、海洋和________。
14.人体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和________。
15.水的沸点是________℃。
16.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__洲。
17.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18.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
19.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20.人体最小的骨头位于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2.请简述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
23.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25.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五、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
2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物体质量为2kg,求物体的加速度。
27.一个密闭容器中有2mol的氧气,温度为27℃,求氧气的压强。
六、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28.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9.论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选择题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C
8.C
9.C
10.C
二、填空题答案
11.气态
12.蓝
13.淡水
14.四肢骨
15.100
16.亚欧
17.皮肤
18.木星
19.珠穆朗玛峰
20.耳朵
三、简答题答案
21.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2.人类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23.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水的特点是分子排列紧密,形状固定;液态水的特点是分子排列较松散,形状不固定;气态水的特点是分子排列非常松散,形状不固定。
四、实验题答案
24.实验步骤:将一盆植物放在暗室中,一端照射光线,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向。
25.实验步骤: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情况,记录数据。
五、计算题答案
26.加速度=力/质量=10N/2kg=5m/s2
27.压强=nRT/V=2mol×8.31J/(mol·K)×300K/22.4L=101325Pa
六、论述题答案
28.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
29.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等。
1.物质的基本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组成。
3.能源分类: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4.哺乳动物的特点:哺乳、胎生。
5.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6.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7.化学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或分子的重新组合。
8.半导体: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10.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1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2.人体骨骼的组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13.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14.地球的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淡水、湿地、城市等。
15.实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16.力学计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