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范文10篇
童年是每个人漫漫人生的开端,儿童的心灵、思想是天真无邪的。
平常的人和事物都会影响到儿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响,那么会使人
一生受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
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
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
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
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童年读后感1
我自认为我的童年虽不如公主般美好,但至少是丰衣足食,要什
么有什么,特别是父母把我当做“掌上明珠”,简直整天就像生活在
蜜罐里一样。
但我读完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禁为小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惨
遭遇而感到深切的同情,心里显得特别沉重和压抑。
天哪!如此比较,我的童年与阿廖沙的童年竟有天壤之别。我的童
年是彩色的无忧无虑的。而阿廖沙的童年却是痛苦不堪的,他时常因
为犯错而遭到外祖父的毒打,有一次,阿廖沙因为染坏了一匹布,而
被外祖父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那也许是一种我无法想
象的痛苦吧。除此之外,我没有烦恼和痛苦,重来不用考虑衣食往行
不需要为生活去奔波,我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所以,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是最幸福的人。我
们多数人理所当然的社会和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拥有着这些,我
们这些小朋友还并不知足,总是奢求更多,例如:文具要高档的,衣
服要名牌的,更有甚者整天沉迷于网吧……此时,我们因该感到惭愧,
应该悔过自己的奢侈,我们无疑是在糟蹋父母的辛勤血汗。
我们不少人在优越的条件下玩物丧志,变得越来越懦弱了,遇到
一点困难就想退缩,逃避或是走捷径。而阿廖沙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
下,并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所击垮,而是满怀信心,奋斗拼搏,越来越
坚强,感悟许多人生的哲理,并不懈的追求光明和真理,最终成才。
正像高尔基所说:“是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能坚强地活想
去。”
所以,让我们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吧!那样会更幸福。
童年读后感2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
童年会是我是我最宝贵的收藏,但是,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
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在寒假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据我了解,
《童年》是高尔基用自传体写的小说三步曲的第一部(第二、第三部
《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
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还有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风
貌。
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
的,起码我比他幸福。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
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
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
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
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我为自己庆幸——没有出
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这种苦,自己没有失去父母……我感到很幸福,
因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得在小时候,我很调皮,也很淘气,经
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一次,舅妈帮我买了几条小金鱼,但她没
告诉我怎么养就出去买东西了,爸爸妈妈妈又不在家。我看到柜子上
有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灵机一动,把花瓶拿下来,拿走里面的花,加
了点水,把小金鱼放了进去。看到小金鱼在花瓶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
去,心里乐滋滋的。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看到我趴在桌上一动不
动地看花瓶,就笑着问我:“你干嘛呢?”“看金鱼呀!”我回答道。
妈妈一听,说道:“啊?不会吧!你把金鱼放在花瓶里了。不行,这花
瓶一会儿姥姥还要拿走呢。”我二话没说,把花瓶抱进房间,就是不
让她们拿走。最后,妈妈拿我没辙,只好打电话给外婆,告诉她事实,
姥姥听了这件事,也哈哈大笑起来……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充满了欢乐、
充满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这本书,我有很大的启发,书中告诉我们要执着求
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童年读后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