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作文不写题目扣几分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作文不写题目扣几分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作文不写题目对作文评分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评分标准和教师评分习惯,探讨不写题目可能导致的分数扣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写题目可能会对作文的整体评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扣分情况取决于评分标准和教师的主观判断。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提供参考。
在作文评分过程中,题目往往被视为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作文中未写题目。这种现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作文评分标准、教师评分习惯以及学生写作心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作文不写题目对评分的影响,以期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质量。
一、作文评分标准与题目要求
1.1评分标准的演变
(1)作文评分标准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随着教育理念、社会需求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在我国,作文评分标准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文评分主要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据《中国教育年鉴》记载,这一阶段的评分标准中,内容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结构方面要求文章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方面则强调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例如,1956年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要求。
(2)进入20世纪80年代,作文评分标准开始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时期,评分标准逐渐从单一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转向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据《语文教学通讯》报道,198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作文评分标准增加了“有新意”这一评价维度,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独特的见解和表达方式。例如,在198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作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的作文要求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表达。
(3)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文评分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深度,还关注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据《教育现代化》杂志报道,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提出要评价学生在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和表达过程中的能力。例如,在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作文分为“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和“四类卷”,其中“一类卷”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作文创作,展现出较高的信息素养。
1.2题目在评分标准中的地位
(1)题目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从古至今,作文题目在评价作文质量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作文题目在评分标准中的地位经历了从辅助性到核心性的转变。据《语文教育研究》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作文评分标准中题目通常只占5%的比重,主要用于考察学生是否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发展,题目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例如,在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题目在作文中的核心地位”,并将题目要求纳入评分标准的核心内容。
(2)作文题目在评分标准中的地位体现在其对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引导作用。首先,题目是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作文的主题和方向。一个准确、鲜明、吸引人的题目,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围绕主题展开思考和表达。据《语文教学通讯》报道,在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作文题目要求“紧扣题意”,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围绕题目进行写作,否则将直接影响作文得分。其次,题目也是评价作文形式的重要依据。一个新颖、独特的题目往往能够体现作者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评分时也占有一定比重。例如,在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作文题目要求“富有创意”,这表明题目在作文形式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
(3)题目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教师评分的主观影响。由于作文评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往往会根据题目要求来调整评分标准。据《语文教育研究》调查,在教师评价作文时,约60%的教师会首先关注题目,认为题目是评价作文质量的重要依据。此外,题目对于作文的整体印象和评分也具有显著影响。例如,在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作文题目要求“富有时代气息”,这表明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会根据题目要求对作文内容、形式和语言表达进行综合考量。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