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演讲稿(通用13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生活中,
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演讲稿(通用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
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
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
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
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6月xx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
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
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
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
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
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
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
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
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
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
界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端午节的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
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
香囊,赛龙舟。今年的6月9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
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
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
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
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
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
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
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
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
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
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
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06年,韩国却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
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
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
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
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
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
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
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
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
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同学们,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
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
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
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
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
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
要饮雄